Saturday, October 29, 2005

013當他是外人!

週六的上課同學都比較多,今天有九個人。我上課前還是拿了掃帚掃了後面的場地,有個師兄還跟我道謝,其實我只做了小小的事。說真的,合氣道教室的環境實在不好,看起來30年來應該都沒有改善過任何設備,比起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高級瑜珈教室實在無法比擬。

我的右手大拇指抓法時還是有點疼痛,使不上力的感覺,但我還是盡力,恢復的速度比我想像的快,下週二上課時應該就會好得差不多了,這個週末我想讓手指有機會休息一下。

這個星期都沒有練倒法與前後滾翻,主要是因為學長們要比賽了,所以老師都要專注看他們的技法練習,我們還是練單手抓轉身法及四方摔後方技法。王老師把我們兩個白帶的學生叫過去,跟我們分別練習,跟老師做的感覺可真不一樣。我做的時候,老師一直叫我看著對手,「當他是外人!」做起來果然比較有氣力的感覺,而且我才知道抓人時,是要看對方的前腳在哪裡、就抓哪隻手,不是隨便亂抓的。我的倒法也不對,一直以為是三個步驟、其實是兩個,只要點地就可以了,不用腳背貼地,臀部著地時、腳跟也同時著地,雙手再拍擊地板。

老師問我們有沒有看合氣道的書?還唸說「是不是不用看書,反正書會看我?」聽得我嚇得一身汗。這星期我的確都在看別的書,沒好好看合氣道。

正坐時老師說現在的家長太「孝順」小孩,以前都是孩子等父母回家,現在的父母卻會因為孩子的「校慶」為由,沒辦法來上合氣道,其實這真的是很掙扎的狀況,因為我們都更重視親子關係,但確實比較沒有倫理的次序。

老師要學長出來表演比賽的招式,所以五級與四級配對的師兄就出來表演,原來從敬禮開始要有十個招式,他們的時間超過了七十幾秒,老師要他們修改得短一點。全部的招式一起串起來做真的有一種威武的美感。

老師問我11月13日的全國中正盃合氣道邀請賽我會不會帶老公去看?我說會,也會帶孩子去看,老師似乎很驚奇我有小孩,我說我有兩個,她還說我很會「做人」哩。其實我該算比三、四級的學長都要年長許多,他們只有10~25歲左右,不知道他們的父母學不學合氣道?

雲媖老師的姐姐本來說今天會帶她兒子來道場觀摩,但到下課都沒有來,不知道11月1日星期二會不會來?我因為要趕瑜珈課,所以無法繼續留下來練習,不過我離開時,劉仁偉也已經不在道場上了。

Thursday, October 27, 2005

012吃蘿蔔乾

今天是第12次課,雖然還有1次十月才過完,但我想先把下個月的管理費繳了,所以就跟師兄說我要繳費。他們有點驚奇的說,通常都是1~3日繳就可以了,我說我已經帶來了,先繳無妨,所以雖然名單都還沒列印出來,師兄還是幫我登記了。中間正坐時,老師問到師兄今天聽到同學間說的最有意義的話是什麼,結果那位踢到我的手的師兄說,他聽到我今天就要繳下個月的管理費,說覺得我很認真。王老師聽了當然很高興,不過她說她下個月要去泰國代表中華民國參加合氣道大會,所以我們自己也要好好練習。

她還問了劉仁偉去花蓮好玩嗎?還問他覺得我有沒有進步?劉同學說有,老師說她今天來時只看到我和另一位師兄,來得越來越早。其實我是地利之便,若還遲到未免說不過去。今天學生也是很少,只有五個學生,小朋友離開後只剩四個學生。老師還注意到劉仁偉長了非常多的痘子,他說每次吃得東西不太乾淨就會立刻有反應,我想就是排毒反應吧。

老師今天有表演一段技法,有一連串的旋轉,真是漂亮!(是呼吸摔嗎?)只是我連技法名稱都不知道,她是為了要去參加比賽的同學示範的,我不知道還要多久才學得到那些技法,真是要好好努力。因為梁師兄陪要比賽的師兄練習,所以是由王老師直接教我們兩個白帶的同學單手抓四方摔後方技法,她指出我們很多問題,尤其是腳的部份,應該是靠近對手的那邊膝蓋著地、後跟立起,但外側的腳要成三腳步,不可以太前面,她說我們的膝蓋要打開,不要向前。另外手要用虎口反抓最薄的手腕處,也不要抬得太高,自己反而會失去重心。倒法也不要點地,直接屈膝讓臀部、而不是頭部先著地就可以了,更輕鬆。

最後的放鬆向前抬時,老師說我抬得最高,但是手最黃,說要我練到手不黃,這也是我的希望啊。

不過中間正坐時我看到有一位女士坐在外面看我們練習,我就猜到那是雲媖老師的姐姐。王老師大概也注意到有人在外面看,所以說話也比較不一樣,包括提到早課要很有毅力,還有不要因為道館舊或是同學少就不想學習之類的話。課後王老師問她時,她立刻說她要來學習,還說要帶她的兒子來,我才去問她是不是雲媖老師的姐姐,這才確認,她說這和二四六晚課的老師很不一樣,她覺得王老師教得很好,所以希望她的兒子也能來學,看來我很快就有新同學了。

由於她曾學過合氣道,我說我很資淺,今天剛滿一個月,只學了一點皮毛,另一位同學比我還早學一個月,她說但看我做得比較好,這我就不知道了,因為我覺得我什麼都還做不順手呢。

熱身運動抬腳走路時,五級的師兄動作很快的踢起後跟,結果踹到我的右手大拇指關節,當下痛得無法出力,差點連抬腳都沒辦法抬。我一直到下課後才告訴三段的梁師兄我的大拇指關節扭傷了,他要我去找王老師按摩。王老師說這俗稱吃蘿蔔乾,可真的是痛得很,在按摩時老師有問我一些學瑜珈的事,我也告訴她那位女士是大力建議我來學合氣道的瑜珈老師的姐姐,老師要我別擔心我的手,但是現在打字雖然沒有影響,動起來還真是痛得很!不過這兩次上課都沒有練習前後滾翻,所以我肩後的瘀青已經快消失了。

Tuesday, October 25, 2005

011天地摔

今天也是學生很少,連劉仁偉都去花蓮旅遊了,所以只有我一個白帶的新生,早晨我到時,一位四級的師兄已經在掃地了,所以我也拿了掃帚幫忙稍微掃一下後面的環境。

還好粱師兄今天有來,所以是他自己親自和我練習單手抓四方摔,這跟與劉仁偉練習真的完全不一樣。熱身因為沒有作前後滾翻,也沒有作倒法,所以就沒有感覺很吃力。

師兄說我的手腕還是太用力了,一定要練習到覺得完全不用力才是對的,但是要有旋轉的力量,所以靠近對手後要護住丹田順勢往上,手肘還要維持弧度,不能靠身體太近,否則對手一用力就反而會失去重心而跌倒。師兄壓制手腕的力量真的很強,可不是像我們花拳繡腿的。他一直強調要與對手同化,尤其是手臂與背部。

王老師說以前的早課學生不會這麼少,不知道為什麼現在的人會因為一次考試不如理想,就從人人稱羨的第一志願學校跳樓自殺,我想現在的人抗壓性真的很差吧,所以像合氣道這種講求禮儀與要求忍耐的技藝,大概真的不是太多人受得了吧!老師突然問了梁師兄三段練了幾年了?梁師兄說「十個年頭了」,老師說每天是否都在重覆相同的動作,師兄說基本技法一定要天天練習。十年聽起來真的好久喔!真的是喜歡甚至著迷某種技藝(就像我著迷瑜珈一樣),才有可能持續下去,而也唯有持續,才能練得出成績來。王老師說人少也好,空間更寬好練習,不要自己放棄機會,也問王筱崴今天怎麼沒有來上課,四級那位師兄說她感冒了,其實我上兩週感冒吃藥也是一樣上班上課,根本不敢想缺課的事情。

老師問我們這個週日做些什麼?也問了我,我其實忘了這個週日我沒去上瑜珈課,所以回答說上了瑜珈課後就回家陪孩子了,老師似乎有點驚奇我還在上瑜珈課,可能很少人同時練習兩種以上的課程吧,她問我練習合氣道之後對於我的瑜珈練習有沒有幫助?我說有,這也是真的,因為我的背鬆了。

然後老師請粱師兄出來示範天地摔,卻沒想到老師嗅出了師兄的菸味,所以問師兄現在一天抽幾包菸?師兄說兩包,其實我跟師兄練習時並沒有察覺到這一點,不知道是我太專心在動作沒有注意到,還是我的嗅覺沒有老師那麼敏銳,只是平時我對菸味超級敏感的,怎麼會聞不出抽兩包菸的味道,我自己也很驚奇。

天地摔是雙手抓法,也是不可以向上抗拒對方的力量,而是要同方向再以旋轉的方式切入,王老師說不是因為施力壓制對方,而是要讓對方自己失去重心。老師說這個技法原來是在五級以上的課程才教的,現在則初級班也教,不過對我實在太困難了一點,雖然梁師兄當對手示範給我看,,我還是一點也不懂,所以王老師說我還是作單手抓四方摔的練習就好。不過能看到老師的示範,我就覺得是今天最大的收穫。

老師最後說,人生是很公平的(與雲媖老師說的一樣),所以如果快樂多一點、痛苦就會少一點;準備多一點、機會就會多一點;練習多一點、成績就會好一點…真是很有哲理的想法,真的種什麼因、就會得什麼果,正面思考多一點、負面思考就會少一點,以退為進也是同樣的想法吧!這段話讓我非常受用。不過今天7:50就下課了,老師說她有點事情,不過我也趕著上班,所以並沒有再留下來練習。

下午接到以前同事的電話,本來說很久沒見想約見面吃飯聊聊,我說要等下週末之後我才可能有空,因為我還多上了合氣道的課,他聽了非常驚奇,說他自己一直想找個武術來學,我說王老師說努力兩年大概可以上初段,他說那等我考上初段,他兩年後再學,我說怎麼不現在立刻就開始,他說看我真的學出個成績來他再學。這其實好像是一般人的通病,就算是自己近在眼前的心願,也不肯為自己立刻就開始,這個決定怎麼會這麼難?我學合氣道真的沒有想太多,學就學了,也沒想回頭的事,不知道這樣的態度,能不能真的在兩年後學得一點成績出來?

Saturday, October 22, 2005

010什麼是合氣道?

今天看到一位新的白帶同學,後來才知道是別的道場來考五級的,不過也是駝背,正坐也坐不太住,一直到下課也動來動去的,他看來的確是很緊張,沒有什麼自信,他考試時,我一直聽到王老師在問「這個你的道場沒有教嗎?不會自己找對手,只會呆呆的站在那裡看嗎?」我想如果他的道場不是這種氣氛,可能會覺得總道場像地獄般恐怖吧!

不過我聽到老師問他的第一個問題「什麼是合氣道?」這可是個可以寫成論文的大問題,我回來後看總道館的網站上寫的是「合氣道是「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精微武學,其技法雖然變化萬端,但首以養氣為主。「氣」就是我們人的生命根源,也是天地萬物的生命根源,換言之,氣就是宇宙的本體。藉著技法以鍛鍊出生動、活潑的生命力,是合氣道的初步要求。進一步,合氣道更要求「心、氣、體」三者的統一,期與宇宙之氣合而為一,以達「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的精神修養,此即合氣道所追求的根本。」這其實有點深遠,後來看到一個香港的網站寫著「合氣道與拚搏凶悍的武術不同;它以柔術為基礎,講求以柔制剛,以無力勝有力,進退有據,圓轉無窮。合氣道所以成為一種內家功夫(如太極拳),當然不以鍛練肌肉之力為能事。我們練習均衡協調,掌握空間距離,配合身手腰步。動作舒展溫和,如春風沐人。無論練拳練劍,均需體現合氣之義。」這倒是蠻合適我現在的感覺。

中間正坐時,王老師提到昨天跳樓的台大教授,問班長我才知道原來他是一位醫生,還有一位四級同學原來是一位房屋銷售員,星期日不准請假,所以從來都不能參加比賽,老師也問了我假日要不要上班,所以下課後劉仁偉問我上班的情形,我才知道他在家準備考律師,因為我知道另一位一級的師兄是執業律師,現在好像大概都知道所有同學的背景了。

梁師兄沒有來,但今天學生真的蠻多的,自己人來了十個,由於老師要考同學,所以我們自己練習,老師要我們兩個白帶的練習單身抓轉身法和單手抓四方摔,由於時間充裕,今天四方摔我就非常順手,似乎突然抓到訣竅了,筆直的順著脊椎下來身體就可以靠上去對手,只是我有一邊腳還是會錯邊。劉仁偉是起勢常忘了另一支手,所以都抓不到我的手腕,我建議他兩手一起來,似乎他也覺得蠻受用的,所以我們今天有很多對話。

王老師今天其實心情還蠻好的,和同學間的對話其實還有點爆笑,尤其最後下課前的丹田一點著地時,老師還一直說個沒完,最後兩次我實在撐不住就下來休息再上去。老師問白瀚德要不要繳1500元參加晚宴,他竟然回答說「吃些什麼?」大家都笑出來了,王老師說祇有西方人才會這樣問,東方人聽到人家這樣問、大概理都不理你了!而王豐正的「複數」(我一直以為是)原來是「負數」,真是整垮我們了,我還以為是雙數勒,真是退步到不行了。

下課前的正坐老師竟然說了十分鐘的話,點名問每個人今天最大的收穫,連來考試的同學都問,問到我時,我答說比較熟悉四方摔了,沒想到王老師卻說她還沒教四方摔,我快嚇死了,但也很疑惑,那我學的到底是什麼技法呢?也許是四方摔的基礎吧,所以我又說錯話了。

下課已經是8:10,比平時晚多了,我又得趕8:30的瑜珈課,本來想搭計程車去,後來還是按部就班的搭公車,因為本來去上瑜珈課是要放鬆,匆匆忙忙、緊緊張張的效果也不好吧!

中間正坐時,王老師提到昨天跳樓的台大教授,問班長我才知道原來他是一位醫生,還有一位四級同學原來是一位房屋銷售員,星期日不准請假,所以從來都不能參加比賽,老師也問了我假日要不要上班,所以下課後劉仁偉問我上班的情形,我才知道他在家準備考律師,因為我知道另一位一級的師兄是執業律師,現在好像大概都知道所有同學的背景了。

梁師兄沒有來,但今天學生真的蠻多的,自己人來了十個,由於老師要考同學,所以我們自己練習,老師要我們兩個白帶的練習單身抓轉身法和單手抓四方摔,由於時間充裕,今天四方摔我就非常順手,似乎突然抓到訣竅了,筆直的順著脊椎下來身體就可以靠上去對手,只是我有一邊腳還是會錯邊。劉仁偉是起勢常忘了另一支手,所以都抓不到我的手腕,我建議他兩手一起來,似乎他也覺得蠻受用的,所以我們今天有很多對話。

王老師今天其實心情還蠻好的,和同學間的對話其實還有點爆笑,尤其最後下課前的丹田一點著地時,老師還一直說個沒完,最後兩次我實在撐不住就下來休息再上去。老師問白瀚德要不要繳1500元參加晚宴,他竟然回答說「吃些什麼?」大家都笑出來了,王老師說祇有西方人才會這樣問,東方人聽到人家這樣問、大概理都不理你了!而王豐正的「複數」(我一直以為是)原來是「負數」,真是整垮我們了,我還以為是雙數勒,真是退步到不行了。

下課前的正坐老師竟然說了十分鐘的話,點名問每個人今天最大的收穫,連來考試的同學都問,問到我時,我答說比較熟悉四方摔了,沒想到王老師卻說她還沒教四方摔,我快嚇死了,但也很疑惑,那我學的到底是什麼技法呢?也許是四方摔的基礎吧,所以我又說錯話了。

下課已經是8:10,比平時晚多了,我又得趕8:30的瑜珈課,本來想搭計程車去,後來還是按部就班的搭公車,因為本來去上瑜珈課是要放鬆,匆匆忙忙、緊緊張張的效果也不好吧!

Thursday, October 20, 2005

009單手抓後轉身四方摔

早上到的時候,那位70歲的先生已經到了,但門還沒有開,所以我們就寒喧了一下,原來他住在仁愛路、金山南路那邊,在萬華社區大學跟王老師學了七年半的合氣道,然後來總道場這裡學了2年,所以合氣道也是用10年來計算的,才能看出一些成績。

今天老師很早就到了,但一直在忙鎖櫃子,還叫梁師兄過去,說「看我弄了那麼久怎麼也不會主動來幫忙?」而上課的學生只有已經下個月就要去有段班的班長,王豐正小朋友,還有我們二個初學者,我們都乖乖的正坐整隊等老師,老師卻說「自己開始練習」,所以我就去練我的後滾翻,梁師兄說我的後滾翻太過了,只要用很輕鬆的坐姿來作就可以了,但他還是看不出來我的前滾翻為什麼還是滾不出直線來,東倒西歪的,本來要我多做幾次給他看,但老師已經進來集合我們帶暖身,所以只好先結束。但還沒結束暖身小朋友就被接去上課了,所以只剩三個學生。

我現在已經逐漸可以跟上大部分的動作,但倒法到最後會非常喘,還一直接上去前後滾翻,真是汗流浹背,我看比作飛輪有氧還要更喘!集合時我在等師兄先排好位置,所以最慢正坐,立刻被老師點名說,道場裡只有老師和練習者才可以站著,嚇得我直敬禮。

很難得的梁先生今天被老師叫去前面練習技法,還說他這星期都沒來上課,疏於練習,技法大大退步,我在後面聽了都覺得壓力很大,實在想不通其他的師兄姊怎麼都敢翹課。

大概是因為今天主要只有我們兩個初學者,所以由王老師和梁師兄親自示範最基礎的動作,包括單手抓轉身法和單手抓後轉身四方摔,她示範那麼簡單的技法,卻做得結合力與美,對方一觸到手腕的瞬間就已經完成動作了,不像我們好像慢動作只是比劃樣子,難怪被老師說都沒有武道的氣感。

單手抓後轉身四方摔的重點就是要用虎口抓住攻擊者的手腕最薄處,然後要以同化的方式背靠背,由上而下從對方的脊椎直接向下壓致,身體要側靠助對方的側面,腳要成三角,另一隻手可以壓制對方的手肘關節。師兄說我老是多墊踏出一步,要我一定要改正這個多餘的步法,否則將來養成壞習慣就會成大問題。我滑出腳背也是錯誤的,所以榻榻米擦傷了我的左腳背,看來練習受傷都是因為自己技術不良引起的。而當攻擊者的人就是要練倒法,靠對方的腳點地後倒下,內腳彎、外腳直。跟我練習的初學者名叫劉仁偉,我得把大家的名字都快點記住,因為我記得以前王老師還點名問過其他同學,說練習這麼久、卻連對手的名字都記不住。

王老師說不能抱怨怎麼總是練習幾個相同的技法,因為很多技法都是基礎,就像單手抓四方摔,必須是單手抓轉身法練習熟練才能抓到要領的,有的技法甚至要練上好幾年。

課後整隊因為只有三個學生,只有我們三個人,我就第一次排到第一排,老師說要靠近一點,還問我有沒有流汗,我說有,那真的不是扯的,然後她又問我有沒有流淚?我愣了一下,當然答說沒有,我哪有時間去想流淚的事呀!練習都來不及了,腦袋裡根本空空一片,沒時間去想是否辛苦。老師要我們回去看書複習動作的細節。

因為7:50就下課了,所以我們兩個初學者繼續請梁師兄教我們單手抓後轉身四方摔,也許因為王老師不在,所以心理壓力比較小,就很自在的練習,反而還比較放鬆,練習了十分鐘我就換裝去上班,但我離開時,看到劉同學還在練習,他也真的很認真。

Tuesday, October 18, 2005

008單手抓四方摔

王老師今天可非常準時,她到時連我只有四個同學來,後來遲到了三個。熱身運動時老師問我們出和沒有?她說不是因為秋冬不易出汗,而是不夠努力!其實我根本滿身大汗,還要努力才不會喘出聲音來。

我現在比較能跟得上倒法的速度了,最後大概落了半次,比起我以前已經有進步了。但是前滾翻我還是覺得做得不好,需要多練習。

已經要晉初段的班長選我做單手抓轉身法,其實我根本轉不動他!所以方法一定還是錯的,有時能與技巧好的師兄練習,才會發現自己的缺點。

老師今天談的都是晉段的事情,原來這次全國考試的水準都非常不好,我們總道館的還算是好上很多了,王老師說有的考二段的連基本動作都做不好,而且很多人考到段級後就疏於練習了,因為有段班的課其實不像我們段外班這麼吃力,都要靠自己努力,否則就不會再有進步。她說她有把握,她教出來的學生一定比其他地方同級的學生要強,這一點我絕對相信嚴師出高徒。

王老師也提到,技術好的人就算一直當攻擊者被摔也不會受傷,所以不能以此做為藉口休息或是不想被摔。

老師原來也在台大合氣道社教課,她說法律系的女生離婚率很高,問我們其中一位當律師的師兄原因,他說離婚率高達七成以上,因為一吵架就祭出法條,老公常常無法忍耐,所以老師說夫妻相處要互相忍讓。

她還提到現在最熱門的話題「禽流感」?問我們最好的預防方法是什麼?其實就是平常就要強健體魄、增強免疫力。我的小兒子過敏問題,醫生同樣是說要多運動,都是一樣的道理。

老師今天與梁師兄表演示範單手抓四方摔的技巧,要用反手抓住對方手腕最薄的地方,然後貼身反轉,從肩夾處壓下,靠近對方的膝蓋要抵住對方的液窩,另一隻腳要成三角步蹲好,連續動作做起來可真漂亮,但因為時間不多,我大概只練習到四次。後來老師要四級與三級的學長與學姊做這個技法,也指出四及師兄的問題,就是蹲著的三角步姿勢不正確,三級學姐則是踢了學長一腳,她解釋說是因為師兄說腳麻了,所以她才踢他看有沒有感覺,不過這個小動作可逃不過老師的眼睛。王老說君子不動手、何況是動腳呢?

最後用丹田一點著地的動作時,老師問我有沒有人問我為什麼要來學合氣道?我答說只有同事問我是否要準備修理老公,老師笑問我是否會打老公?或是老公會不會打我?我都說不會,她問會不會吵架?這倒是絕對有的,天下哪有不吵架的夫妻呀!所以就在這種氣氛下下課了。

Saturday, October 15, 2005

007兼善天下

這幾天工作忙,身體又不舒服,感覺非常疲累,早晨起床時差點忘了是要去上合氣道,自己還不解為什麼星期六的瑜珈早課是8:30,而我的鬧鐘確訂在5:30?腦袋瓜還好還沒不清楚到把鬧鐘重調到7:00,起床後沒有精神練習Ashtanga Yoga,所以我改做雲媖老師教的太極18式來熱身。

慢慢的走向合氣道道館,卻沒想到要轉身下樓時看到王老師已經先一步下樓了,我趕快去換道服,以免到的比老師晚就慘了。王曉薇今天又沒來,她的出席率真的很低,難怪課後被王老師點名拿出來講不夠精進,我是連翹課可都沒膽子,否則大概根本不敢去上課了。

今天我還是練習前滾翻、後滾翻與單手抓轉身法,現在我的後滾翻相當順了,自己已經有感覺了,但前滾翻還是相當的不好,昨天中午我去買了一張大陸出版的合氣道VCD入門1,我看裡面的前滾翻是從立姿滾過去的,不像我現在是由蹲姿練習,看書與看影片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梁師兄一直提醒我們兩個初學者,單手抓轉身法一定要放鬆被抓的手腕與肩膀,並且緊靠丹田不可移位,才有將對手扭轉的力量。

由於明天是考試的日子,其他的的師兄們都在練習各種技法。正坐時王老師說,每天都作一樣的動作會不會很無聊?其實我覺得不會,因為基礎真的很重要。但她問我瑜珈與合氣道是否一樣時,我回答一樣,因為心理想都是修行的方式,結果答錯了,原來老師是要強調瑜珈可以一個人練習,合氣道卻要兩個人才行,主要是訓斥師兄們沒有報名參加比賽,卻以找不到對手為藉口,王老師說是眼光太高?還是別人看你不夠水準?大家都噤若寒蟬。王老師還提到一三五班的學生更不積極,我猜指的是晚班吧。她說到了有段班,老師們就不會花這麼多時間跟學生說話了,所以不想聽她說話的就趕快晉段,雖說是玩笑話,但也沒人敢笑。

倒是那位外國人叫白翰德的,因為正坐一直坐不住起來調整膝蓋,被老師指責動來動去,還問他很久沒看到老師、老師有沒有不一樣?沒想到他卻說老師曬了很多太陽,我聽了不禁莞爾,卻被老師問我為什麼笑,是因為我比老師白嗎?我答道,通常男生不會這樣形容女生的,結果老師要一級的學長翻譯給白翰德聽,我說的話是什麼意思,真是傷腦筋。

王老師問獨善其身、還是兼善天下比較重要?她說社大同學竟然說都很好,這個時代其實獨善其身都很困難,但兼善天下當然比較重要,王老師對我們這一代的學生大概都大搖其頭了。

下課後又要趕瑜珈課,不過還好,並沒有耗盡氣力的感覺,只是我沒空與其他同學留下來切磋,因為我現在連要問什麼問題也都還問不出來,還是好好的練基礎吧!

Thursday, October 13, 2005

006掃地

早到教室後,師兄說要自動自發的掃地,所以我也去拿了掃帚和畚箕跟著掃地,感覺還真的有點像在修行,而不是繳學費上課。

7:05王老師打電話來說會晚點到,所以就由有段的師兄帶暖身操,由於他大概已經七十歲了,所以速度帶得很慢,然後就開始練習。他要我們兩個初學者練習前滾翻、後滾翻和單手抓轉身法,我也很認真的練習,師兄說我的後滾翻要腳背貼地,而且要朝斜後方靠攏,這樣動作才會漂亮、路線也會比較直,我用這個方式練習後果然有效,現在後滾翻感覺比前滾翻好作,訣竅真的很重要。

王老師7:40才來,十歲的小朋友早就讓媽媽給領走了,梁師兄更晚。王老師連道服都沒換就進來了,還穿著窄裙,看起來可真不像七段的武者。她問我練習了什麼?我據實回答,她要我們兩個初學者作給她看,還說我該把眼鏡先拿下來,因為盲者一樣可以練習合氣道,她說要看老師動作的時候再戴起來就好,這我真是有點不習慣,眼前真是霧茫茫一片。王老師說我的單手抓轉身法動作太慢,腳跨出去就要立刻轉身,我反而自己單手練習時抓不準該哪隻手放下來,有對手時比較容易作,現在也可以感覺力道了。不過另一個初學者跟我練習時聽到我的骨關節發出聲音,嚇得問我是否太用力了?其實我覺得他太輕了,應該要握緊一點。

今天雖然沒有學其他的動作,不過好好複習已經學過的動作感覺很好。

Tuesday, October 11, 2005

005選擇食物

早上王老師7:15分才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大家沒遇過這個狀況,所以到7:08左右才開始由有段的師兄開始帶暖身操,原來我以為的吳師兄其實是梁師兄,今天終於聽懂了他的名字,二段,梁添勝,如果二段就已經那麼有氣勢,那我原以為五段的師兄一定更是氣勢驚人。

王老師的熱身動作有一些變化,卻都很像瑜珈裡的暖身,像是在後面接手轉手肘,或是兩手在背後握拳,她說「我知道你們都作不到」,我其實不但可以做,也可以離開背部很大的角度,不過一般同學大概真的都很難做吧!

我的滾翻還是做不好,所以今天的功課都是前滾翻,梁師兄說我的下巴沒有收緊,眼睛的視線要看著丹田,手刀的位置不要太遠,與後面的腳尖平行即可,他作起來像空翻的動作,我卻撞得肩頸都痛了,一時還有點擔心會不會傷到了手臂,後來回辦公室擦了藥膏後好多了,但是兩腳的大拇指都磨破了,真不知道一個月後是不是全身會傷痕纍纍。時間因為剩的不夠,所以就沒有練習後滾翻了。其他的同學今天練習的是單手抓呼吸摔,攻擊者練習倒法,不知道再練一個月能不能跟上進度。

放鬆的動作是由梁師兄背我,他還會有夾背的動作,所以躺在上面非常舒服,真是每個動作都有學問的。

因為王筱崴沒有來,她的同學說她吃壞了,老師說年輕人吃壞肚子躺躺就好了,老人家卻可能送了命。老師說人要有意志力選擇自己需要的食物,而不是把什麼東西都塞到肚子裡,這也是我欠缺的,所以減重才一直沒有成效。

下課時看時鐘才7:50,算來老師才上了35分鐘的課,扣掉前面的熱身與後面的放鬆,真正上課的時間不多。王老師說星期六到今天隔了兩天,光看同學熱身動作的狀況就知道今天會練得怎樣,像那位十歲的小男生,熱身還沒做完,媽媽就已經來接了,大概只上了10分鐘。

Saturday, October 08, 2005

004護身倒法後滾翻

早晨起床有點累,連貫常練習的Ashtanga Yoga都提不起勁,猜想是因為昨晚加班過於疲勞所致,所以我選擇作一些柔軟的體位法,早晨要直接作犛鋤真的要多費一番力氣,順便拉拉筋。

今年入秋以來第一波鋒面今天抵達臺灣,受鋒面影響,中央氣象局上午發布豪雨特報,出門當然變得麻煩多了,走路走得慢,身上又揹著道服和瑜珈服,沒上班也依大袋。

共有七位同學上課,單點著地的動作時,王老師突然問了一個同學做幾次了?他答五次,我知道他隨便說的,果然被老師糾正,老師依序問所有的同學,大家竟然都說不知道,我真驚奇,我其實也沒真的很認真數,但我也不會說不知道,最後老師問到我,我答說第四次,老師才說「我就知道至少有個人是清醒的,這表示她真的是有心來學」,我還真是捏了一把冷汗,以後可要數得清楚才行。抬腳走路今天對象是王曉崴(我其實不太確定她的名字),但她真的輕多了,我其實可以伸直膝蓋走。

原來我第一節課就已經學過第一教運動了,只是還沒有跟對手練習過,今天是拿來當熱身的練習,各邊十次。接著是倒法,我這個動作都是跟著做的,速度還是有點跟不上,不知道是不是臀部彈得太高了。

第一次正坐時,老師把王豐正,也就是十歲的小朋友叫過去,說他的倒法做錯了,還點名問三級的同學哪裡錯了?竟然沒有人講得出來,後來問到剛升一級的師兄,他說臀部到地時、兩手要同時拍地,這才說到真正的重點,因為小朋友的手是不同時間拍地的。

然後是前滾翻,星期四才學的,立刻派上用場。接下來就是後滾翻,這下我可傻了,因為只有我還沒學過,所以我今天的功課就是護身倒法後滾翻。

白帶的同學今天也來了,不過他已經學過了,吳師兄還是同時重新教我們,他一蹲又是痛得不得了的表情,這次他直接說他的膝蓋痛,但我也不敢問什麼。師兄示範給我們看,朝對角線方向後滾翻,膝蓋的方向要向前,我剛開始有點不順,師兄說我的手用了力,其實要完完全全的放鬆,我試著完全不用力,就真的很順利的翻過去了!我自己也蠻驚奇的,跟我練習的那位同學偶而還會翻不過去,大概也是同樣的問題吧。

接下來的休息老師把我們兩位白帶的都叫到前面去,要我們作後滾翻,我只好硬著頭皮做了,老師問另一個同學後滾翻的口訣是什麼?他答不出來,老師說我第一次學,所以不問我,問了小男生,他說「右臀著地、左肩倒;左臀著地、右肩倒」,而且老師說我們都只作一側,要兩側同時進行,我想著口訣反而更亂了,當然還是要多練習。

接著練習單手抓轉身法,這次我順手多了,但距離沒有抓好,兩個人常常快撞壁了,吳師兄一直強調被抓的手要護住丹田處再迴轉,不過我還是很難鬆。他說放鬆不是垮下來,而是保持端正但不用力,光這一點我就覺得我的瑜珈一定學得還不夠好,因為連放鬆都還沒學會。

課後老師說「不進則退」,她說有的同學來電詢問時,常說有的道場氣氛不一樣,那就是因為道場設立後就停滯不前,未求精進。她還說外人常批評習武之人「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但其實習武會增加專注力,絕不只是身體強健而已,這一點我也深表認同。

Friday, October 07, 2005

Hakama戰裙

我對於合氣道有段者穿的戰裙hakama一直很有興趣,不知道代表什麼含義,結果在台中市合氣道推廣協會的網頁http://home.kimo.com.tw/tcaa_aikido/找到一篇介紹的文章,解答了我的疑問,全文如下:

HAKAMA是合氣道練習者穿的一種長裙,是日本傳統服裝和服的一種,有點像很大很寬鬆的長褲。是傳統武士服裝的一部分。柔道或者空手道練習者是不穿HAKAMA的,劍道和弓道,居合道等武道的練習者練習時穿著HAKAMA。穿HAKAMA,是合氣道傳統的一部分。

HAKAMA最初是用來保護騎馬者的腿部,以免擦傷。這和牛仔的皮褲有些不同。在日本,皮革比較少,因而由厚布來替代。當武士階級離開馬鞍,變得更加像步兵的時候,武士們保持了這種著裝,因為這種服裝使他們看來與眾不同而容易被鑒別。

HAKAMA有著不同的款式。如今日本武道所用的HAKAMA就是寬大褲子似的稱為JOBA HAKAMA。像裙子那樣的HAKAMA是另外一種款式。第三種是第二種的放長版本,用於被幕府將軍和天皇召見時穿,長約12-15英尺,被重複折疊並放在腳和臀部之間,類似於現在的和服。

HAKMA有7個褶子,正面5個,後面2個。這些褶子的寓意為勇氣,仁,義,禮,誠,忠義,名譽。

在許多學校裏,只有黑帶練習者(有段者)才可以穿HAKAMA。女性練習者在三級的時候就可以穿HAKAMA了。

植芝盛平老師曾經認為每一個練習者都要穿著HAKAMA練習,但是他的時代是習慣穿和服的時代。

齋藤老師回憶說:“當時大多數學生家境貧寒,雖然由於需要穿HAKAMA,但是買不起。如果不能從他們的親戚那兒要來一套的話,他們就把鋪地板的舊墊子封套剪下來,染色,然後交給女裁縫做成一套HAKAMA。由於用的是便宜的染料,所以墊子的封套很容易就褪色了。”

“二戰以後,日本物資奇缺,包括布料。由於物資短缺,我們訓練的時候就不穿HAKAMA了。我們想用防空襲用的燈火管制的窗簾來做HAKAMA,但是這些窗簾由於日曬雨淋好多年,練習座技的時候膝部很快就損壞了。我們只好不斷的修補這些HAKAMA。就是因為這個,有人提出一個建議:‘為什麼我們不讓初段以下練習者不穿HAKAMA練習呢?’。為了節省花費,這個提議被臨時採納了。最初採納這個建議並沒有考慮到段位的問題。”

Thursday, October 06, 2005

003護身倒法前滾翻

為了養點體力,因為合氣道的課真的越來越加重了,所以多睡了點,但還是5:15起床,5:30開始練習Ashtanga Yoga到6:20,同樣6:30出門。今早我就慢慢的走,6:45到,第二名,一位二級的師兄已經先到了,後來另一個白帶的初學者沒來,只有五個學生,7:30十歲的小男生媽媽來了,就把孩子先接走了,剩四個同學到下課,上次課後跟我說話那位一級的班長也沒來。原來那位三級的女同學是高中老師,她今天沒敲門就開了更衣室,大概是沒習慣還有另外一個女生吧,我本來衣服就換好了,她倒是嚇了一大跳。我還看了黑板,副指導員是吳長輝和黃獻貝,二位都是四級,所以現在教我的正是吳師兄,因為黃師姐這一個月都不會來。

上課第一件事是發棕色腰帶給二級的師兄,他正式競晉級至一級了,老師說明年春天應可晉段,真是令人羨慕。不過我還不敢幻想接受腰帶的感覺有多棒,因為光是想著要把每天一小時的課努力上完就很吃力了。

被抬腳用手臂走路時,老師要我腰放鬆,原來腰是要垂下來的,我今天同樣抬那位70歲的長者,就覺得已經沒那麼吃力了。另外左右手腳的動作,老師說不可以手腳一起動,我才發現到原來快的時候真的常手腳一起分不開,真是很有學問的動作。我還看到王老師今天在前面做了瑜珈裡的蛇式,但因為她穿著戰裙,我沒看到她鼠蹊是否離地。每次口令喊時,她還會說同學聽口令後起身太慢,嚇得我爾後一聽到口令就立刻起來,不敢像練瑜珈時跟著呼吸起身,兩種練法該是很不一樣吧?我還注意到王老師的道服上有中華奧會的標章。

熱身後第一段練習由吳師兄帶我複習單手抓轉身法,我昨晚拿著書在家練習了半天,說真的還是搞不清楚,還好他還是很有耐心的教我,一直強調不要用力,手心要護住丹田,轉身要更鬆,站著的三角立姿兩腳不要太開,這樣不容易保持重心穩定。我有比星期二時好多了,但是方向還是相當錯亂,就是搞不清楚,唉!覺得自己實在資質駑鈍。

中間的休息老師說其實是要練習正坐,我因為相當習慣這個姿勢(瑜珈裏稱為金剛跪),所以都很舒服,我看吳師兄在對面都是閉目結手印,王老師平時並不問他話。原來王老師除了在社區大學教合氣道外,也教日文。我回來後上網查,原來是在萬華社區大學,那裡合氣道就有35個學生,日語入門也有32個學生,都已經額滿了。在那邊每週上課一次,每次二個半小時,一共上課18次,我不知道社大有沒有晉級,但一次二個半小時的課聽起來有點長,還是因為學生很多,所以要分開指導呢?學費一期3000元,算來每小時67元,我現在是月繳1200元,每小時約100元,所以社區大學還真的是蠻划算的。

王老師今天問我什麼是快樂?我說知足常樂,老師說我的答案還比較上等,因為很多人拿到三級之後,就覺得自己已經懂了點武術,到處想找人比武打架,殊不知真正高深的武者是坐著的時候就要讓人尊敬、就沒有人敢靠近。

王老師問我這星期來有沒有什麼改變?我說氣血循環加快,覺得精神變好了,其實我體力也更好了(雖然剛下課時比較累),但不敢說,畢竟才兩節課呀,不過效果真的很快是沒話說。她說要升五級至少要30次課,每個月基本上才12節,所以要近三個月,可能要到明年了,但我其實一點也不急,又怕如果老實說我其實一點也不在乎、可能會被老師罵吧,所以還是保留一點好,但我覺得真的實力最重要,帶子的顏色我還真的沒那麼在乎,畢竟只有道場裏才穿道服,平時又不需要穿給誰看呀,到底會不會只有自己最清楚。

因為只有我一個白帶的初學者,王老師親自教我護身倒法前滾翻,說真的,我還沒想到第三節課就開始學滾翻了,因為我基本步法還亂七八糟的。先是要站好三角步,腳尖朝向行進的方向蹲下,同側(也就是同手同腳)的手刀放在後腳趾前,然後順著手臂滾出去,膝蓋可以先碰地、但是臀部不可以碰地,後來吳師兄教我時說後腳可以掂著,而且後腳要有彈出去的力量,就可以身體完全不碰地、有力道的滾出去。我也是左右一換邊就手腳全亂掉了,後來滾得有點樣子了,自己有感覺後腳彈力的重要性。不過吳師兄剛教我時,他一蹲下就露出痛苦的表情,我猜他的膝蓋疼痛,又不敢問。

其他的學長都在練習一教,所以最後老師問一個學長覺得自己的一教做得如何?他答道「儘量做」,卻被老師斥責「答非所問」,還問我「儘量做」是什麼意思?我豈敢得罪學長,又怕被老師責備,只好硬著頭皮說「意思應該是還沒有學會」,結果王老師說這種答案就是沒有自信,她說學長的距離太近了,所以卡住了,我在練習單手抓轉身法時,吳師兄也有告訴我,一但緊繃就會卡住,所以要放鬆。一教後面還有二教、三教、四教,我會慢慢才知道這些專有名詞是什麼意思。

最後是互揹,我的對手是那位三級的女生,她卻跟我說她沒揹過、不會揹,我覺得有點驚奇,為什麼三級了還不會揹呢?所以我說「我揹妳好了」,就揹了,結果王老師罵說學姊怎麼先讓初學者揹,還說手抓錯了,要她下課後重揹我一次。下課後吳師兄教我們,原來抓人著被揹,被抓者要跨過對方的側邊再轉身就可以揹起來,結果學姐好像快垮了,她一直說怕把我摔下來,我下來後她趴在地上,直說好重喔,我趕快行禮說自己該減肥了(雖然我知道這跟重量無關,我上次揹男生也背得動),她一直搖手說不是那個意思,但我對於她已經三級還有這種「反應」覺得納悶,難道以前都是別人揹她的嗎?怎麼「混」得過王老師的眼睛?

下課後看時鐘是7:55,所以都有提早一點下課,但我已經覺得時間夠長了,很難理解一節課二個半小時是如何渡過的。

因為穿著無袖的衣服,回家時老公看到我就問「今天就開始練摔啦?」我還莫名奇妙,不知道他怎麼知道的,原來是兩邊肩膀後邊都有輕微點狀的瘀血了,我這才知道是因為練習前滾翻的緣故,只是不知道是該有瘀傷還是不該有?我猜是我沒練好吧,還好只是不好看而已,明天早上大概就退了吧。

Wednesday, October 05, 2005

孩子該學合氣道的十大原因

我在http://www.bodymindandmodem.com/Aikido/kids.html網站上找到一篇Why Kids Should Practice Aikido,列出十大原因,看了之後,更加深了我會把孩子送去學合氣道的意念,全文如下:

Adults may practice Aikido for inner peace, relaxation, or self-defense. But these are concepts that most children don't even think about. So why is Aikido a good idea for kids? What can it contribute to their lives?

1) Aikido is a non-aggressive martial art. What does this mean? Basically, that you can't really start a fight with Aikido - you can only finish one. Aikido doesn't encourage kids to have Power Rangers Syndrome, in which they go around punching and kicking their friends, siblings, dogs, and cats. Aikido technique starts when someone else "breaks the rules", i.e. attacks.

2) Aikido teaches kids to be calm. Of course, kids shouldn't be calm all the time. But Aikido gives them the choice. If they need to sit still at school, or concentrate on homework, or focus during sports, Aikido shows them exactly how to do that. The techniques and ki testing we do teach them correct calmness. This is entirely different from keeping their emotions bottled up. Aikido calmness feels good.

3) Aikido teaches kids practical self-defense. Sarah Gray, a long-time children's class member, related a story of how an older boy was making trouble with her on the bus. Twice she used Aikido to take away his balance and safely pin him. It worked even though she was smaller (and a girl!). And she avoided the trouble she would have gotten herself into if she the only defense she knew was punching or kicking.

4) Aikido gives kids a positive world view. It teaches that in order to create something worthwhile, you must work in harmony with your environment. It teaches that if you make trouble, you will lose. But if your mind is correct, calm, and positive, you can make something good out of whatever the universe hands you.

5) Aikido teaches kids a lighter approach to life. A plodding, serious approach to life doesn't feel good. And it usually doesn't yield the best possible results. Our Aikido works best when you relax and feel light. By learning this in practice, our children can't help but apply this to their lives.

6) Aikido helps kids at school. By training in Aikido, kids develop calm, clear minds. As a result, they absorb knowledge easier, and think with greater clarity. Aikido is about developing the full human potential, and school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laces for this potential to be realized.

7) Aikido helps kids in sports. Sadaharu Oh, the Japanese homerun king, started out as a mediocre player. He attributed much of his success to his training in Aikido. The calmness Aikido gave him enabled him to learn to wait for the ball. The balance Aikido gave him enabled him to develop a one-legged stance that allowed him to swing with great power.

8) Anyone can be good at Aikido. Aikido does not require athletic talent. In fact, athletic prowess can sometimes get in the way. The key to making progress in Aikido is simply persevering and having a positive attitude. What better lesson can we teach our kids?

9) Aikido works for little people. Since Aikido does not rely on size, or speed, or weight, or reach, it is actually applicable by children on adults. In fact, it can be quite surprising how much power our children can muster when throwing adults! It is important to remember, Maruyama Sensei is only 135 pounds, yet he throws with more power than anyone.

10) Aikido makes your kids tired. So hopefully, they'll go to bed a little earlier on Saturday nights.

最後一點似乎是最棒的啦!

Tuesday, October 04, 2005

002單手抓轉身法

我早上還是4:30起床,5:30開始在家裡鋪了瑜珈墊練習Ashtanga Yoga,6:20開始靜坐,6:30出門前往合氣道教室,不同於週六,因為今天要上班,還得帶著便當,加上道服,三個大袋子。

6:40到道場,我是第一個,道場還沒開門,警衛看到我,自動幫我到樓下開門開燈,我換好衣服後也還沒同學到,我就選了道場後面一個角落靜坐。今天那位女生終於來了,後來才知道她在趕論文,所以該是研究所的學生。

有個暖身動作實在有點困難,王老師會亂數的說「左腳、右手、右腳、左手…」之類的,因為速度實在太快,很難確實做對,這個動作的目的我猜想是要訓練專注力,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人可以做到。

熱身動作開始加上左右半身的立姿護身後倒法,由於沒人教過我,只好硬著頭皮跟著做,連續一直起身,大約十次就跟不上速度,立刻被老師點名「沒力氣了嗎?」嚇得我不管手軟腳軟就是用力爬也要爬起來,這才領悟到為什麼上次看到一位一級的師兄被摔了20次後,還被老師說「怎麼就爬不回來了?」真是體力與耐力的極限。

還有上次被抓著雙腳用手走路的動作,今天我得幫對手抓雙腳,沒想到非常的重!王老師要我腰桿挺直,但真的走起來非常費力。

基本動作教的是「單手抓轉身法Katatedori-tenkan-ho」,師兄教我時,我真是手腳左右都打架,後來他實際做施術者,我才領悟到這個動作的意義與力道,他一直說我肩膀和手腕都太用力了,一直要我放鬆,而且一直強調力量在丹田。我練瑜珈時一直以為我已經懂得用丹田力了,現在才知道根本還是門外漢。後來王老師要我去鏡子前面練習,我就好多了,因為不用顧慮對手的速度,我得自己先熟悉手腳的位置才行。

中段休息聽老師訓話時,老師問大家昨晚有什麼體育界的大新聞,說真的我也只知道國標舞比賽,原來是個棒球洋將猝死的新聞,但我就是說不出來他是什麼球隊的,王老師因此說「妳只關心瑜珈的事嗎?」嚇得我一時還真是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因為的確是這樣啊)。老師說身體健康最重要,否則人一下子就死了,什麼也都沒有了。

老師說學習合氣道就像篩石頭,小的石頭會被濾掉,只留下大石頭,所以她說不符合這個道場精神的人都會自動離開,因此要我們做大石頭。她說她同期的同學只剩下她一個人。我想其實無論合氣道或是瑜珈、亦或是其他任何技藝,差的都是持續與否而已,所以即使起步遲,只要持續努力也會有一番成就,這不就是龜兔賽跑的道理嗎?

她還說有個人有隻癩皮狗,就覺淂人家的羊好,後來又想自己的狗,回來找時狗已經跑了,另一邊羊也散了,問我們每個人這個故事的意義,大多數人都回答要知足,我則說是活在當下。其實每節課王老師要問什麼真的要很專心聽,我當時有點閃神,沒聽清楚故事,只好用掰的,還好沒出大錯,否則大概又要挨刮了。

老師還提到十一月中旬會有中正盃合氣道邀請賽,有許多國外的合氣道練習者(應該都是高段的師範吧)會到台灣來,還有個歡迎晚宴,不過我這個初學者是沒有什麼交流的可能啦,所以如果能去看看合氣道表演,我倒想把孩子們都帶去。

王老師說我柔軟度夠、但穩定度不夠,這也是我想從合氣道裏學到的精髓。她還說我的手很黃,問我是否有什麼毛病?還是因為特別喜歡吃什麼食物?我只知道每天家裡總有紅蘿蔔、蕃薯、南瓜等這類食物,不知道是否因此造成色素沉澱,今年健康檢查時應該問一下醫生。

最後還有互背的動作,老師稱讚了另一位初學者,因為他先背我,也說我也很棒,因為我第一次做就背得動男生!但老師說我們敬禮的位置錯了,因為我們都是白帶的初學者,所以位置是平行的,這一點我又上了一次禮儀課,老師說合氣道禮儀就是講究先來後到,無關年齡與尊卑。

下課後我在整理衣服時,王老師也換好衣服,她看到我,問我上班是否來得及?我說時間很充裕,她則說要我好好練,一定會練出成績來的,其實她下課後很和藹客氣,跟上課時的嚴厲完全不一樣。

我還在門口碰到一級的那位班長,他問我是不是以前學過?我說沒有,之前我是學瑜珈的,但覺得缺了某些東西,所以瑜珈老師推薦我來學合氣道。以後和他們慢慢熟識後,也許能有更多心得交換吧,現在我連要問什麼問題都不知道呢。

下課前王老師都會和助教表演一段擒拿術,今天是奪武器的動作,真是是結合力與美,有個目標可以努力真的很棒!

Monday, October 03, 2005

給淨宇兄

淨宇兄在我的第一篇合氣道練習中留言:「很高興在網路上遇見Yoga&Aikido的練習者,很佩服妳之前在Yoga NoteBook所寫的一切,我想寫可是卻寫不出來,現在妳又要寫Aikido的東西了,更是讓我汗顏~在此祝福妳的練習。Om shanti shanti shanti」。

我也去拜讀了您的「淨宇武士道之旅」Blog,看起來您是學習武術的,所以怎麼會這麼快就留意到我的第一篇合氣道心得,我實在有點驚奇,而且您還看過我的Yoga Notebook更是讓我詫異(我猜不出是先看到Yoga還是Aikido),但如果您了解OM,大概也是很有領悟的修行者吧!網路世界能拉近這麼多人的距離,實在是令人感到欣慰。

我原來寫Blog都不是為了讓別人閱讀的,正確來說,是我不認為有人會有興趣閱讀別人的「瑣事」,所以我只是當成自己的筆記,才命名為Notebook,瑜珈因為學了一陣子才知道有Blog,所以雖然已經上了1200多節課,Blog才寫了500多篇,剛開始的心情都無法追憶了,所以我期許要把學習Aikido的心得從頭開始完整的記述,來年再看也能鞭策自己要永遠記得每一刻的感動,如果這種心情能因此感染到其他的人而能有所進步,我也算是意外的功德一件了。

不過武術對我是個全新的領域,要摸索的路還很長,如果將來您有機會再讀我的Blog,請別吝惜隨時賜教,非常謝謝您的來信。Namaste。

Sunday, October 02, 2005

雲媖老師來電

晚上7:50雲媖老師真的打電話給我,問我學合氣道第一節課的心得,然後問我說:「氣的感覺很快對不對?」真的很快,比起瑜珈來,可以截長補短。

原來雲媖老師當時是去印度學瑜珈,剛巧有位合氣道的德國老師也在那裡學習,同時就教同學合氣道,故老師當時瑜珈與合氣道一起學,後來她的這位德國老師也來過台灣,但雲媖老師還沒告訴我這位已經成為出家師父的德國合氣道老師名字,我下次要找機會問一下,看看是不是正是Yoga & Aikido網站的那位師範。其實同時要學這兩樣技藝的人應該不太多,因為是完全南轅北轍、怎麼想都好像搭不上邊的功法。

我說王老師說瑜珈只是「養生法」,雲媖老師說這樣也「不太謙虛吧」,畢竟每一項技藝都要深入後才能了解其精神,尤其瑜珈修練需要相當內斂,很多人學了一輩子都還是在體位法上打轉,根本沒有參到精髓。但她說這種說法已經非常客氣了,她曾碰到太極導引的老師對瑜珈完全嗤之以鼻,不過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本著瑜珈的基礎去學合氣道,也許王老師很快就會觀察出有什麼不同吧。

對於王老師可以很快後彎摸到腳踝的事,雲媖老師說這與高段的一些技法有關,但我還是覺得合氣道的熱身動作太快,我這把老骨頭最好還是識趣一些,自己先練習瑜珈暖身夠了再去上課。

雲媖老師說她因為一直沒有時間持續練習,加上道場離她的住家都很遠,故一直沒有機會去考試晉級,這一方面我是機會好得多了,所以可沒藉口不求進步。

不過比起台灣已有設備相當豪華的瑜珈教室,合氣道真的是資金可能相對比較不足,學習的人也不像瑜珈已經蔚為風潮,這條路可以要摸索得更為辛苦,我很幸運的還有個瑜珈老師在前面已鋪好了道路,讓我能有對象討論Yoga & Aikido相輔相成的感動。

Saturday, October 01, 2005

001合氣道的精神

之前到道場觀摩時,我發現合氣道的暖身有點快,所以我5:30就開始在家裡練習我的瑜珈,讓幾個基本的大動作,像是分腿前趴或是犛鋤,都要儘可能先把鼠蹊與頸椎柔軟,這把年紀才去上武術,自己覺淂還是謹慎一點比較保險。

瑜珈練習一個小時後,6:40我走路出門去上合氣道,這種不用趕車子的感覺真好,可以控制到教室的時間,而且因為剛好第一節課遇上週末,所以不用趕著上班,心情上也比較放鬆。

不過因為之前幫我報名的師姐沒來,我只好等到八點王老師來才能報到,當然讓我最緊張的是,我還沒拿到道服,連怎麼穿也不知道。沒想到七段的王老師自己教我怎麼綁帶子,也領我去更衣室,我就怕自己資質駑鈍記不清楚,忘了老師告訴我的每個細節,可比我想像的更緊張!王老師說因為這件道服純棉,所以需要補差額100元,看起來好大的衣服,穿起來有點重,跟我平時練瑜珈時身上衣著輕巧有彈性非常不同。王老師要我好好練,她說我會練出成果來的,我趕快點頭稱是,這當然也是我對自己的期望。腰帶的綁法有點小小的複雜,也沒有一本書有教,先把右邊在上,穿過後繞過二條帶子,左邊在上後、右手穿進去圓洞把腰帶後端拉出,老師說熱身運動時可把結往外挪。我請問老師道服的左右順序,她說沒有嚴格規定,她曾聽說男左女右,但我回來看所有書上的圖片,無論男女都是右邊先穿。

因為我的緣故,所以上課時間比較遲,我一換好衣服到教室,王老師也進來了,老師跟大家介紹我,還用「很漂亮」來形容,使我有點困窘,第一次看到的那個女生也沒來,所以除了王老師,我是唯一的女生,十歲的小男生和外國人都來了,另一位我看到的白帶子初學者,原來也才學三個星期。老師要我把手錶拿掉,我趕緊起身照做,下課後還差點忘了拿回去,以後得先放在更衣室裡。

熱身動作和我看到的差不多,所以有點心理準備,只是我不知道要頭朝老師,所以一聽到老師說「腳朝後面、頭朝老師」就知道是在糾正我,嚇得趕快掉頭。不過我體力還能支應,而且柔軟度比所有同學都好,但有一個動作旁邊的師兄把我的腳背和手心按在地板上,可見前面的師兄們都是做錯的(應該是說做不到),所以我沒有正確指標可以參考,第一節課先依樣畫葫蘆。有個讓同學擡後腳、用手臂走路的動作,是那個外國同學來幫我的,還好我已經練Ashtanga Yoga把手臂力量練起來了,才趕得上師兄們的速度,不過他沒要我幫他,我也不知道該怎麼作。

熱身完畢後開始練習時,我被第一個叫到老師跟前,我趕快第一個動作就是跟老師頂禮,老師問我怎麼知道要行這些禮儀,我說因為之前來看過兩次,所以模模糊糊知道合氣道的禮節很重要,老師教我正式的坐禮,但與書上的不太一樣,要更精準一些,大拇指與食指連接,額頭則不用到地板。她也問了我為什麼來學合氣道,也問了我推薦我來學的老師,當然她是不會認識雲媖老師的,因為雲媖老師並沒有考過晉級。老師還說指甲要剪短,以避免受傷。

她問了我為什麼老師問我熱身如何?我答道還可以,其實還游刃有餘,她問我學瑜珈的情形,我說兩年,她說合氣道學兩年大概可以達到初段,這比我想像中的速度要快很多,我以為要五年以上,這給我很大的鼓舞,因為戰裙真的很威武,真想早一點有資格穿上。

王老師問我合氣道的精神,我趕快把書上看到的背誦了一次,她說其實最重要的精神是書上沒有說的,就是「放鬆」,我心想,這是瑜珈所追求的,原來合氣道也一樣的嗎?老師說合氣道絕不是藉力使力的防衛性武術而已,一定要能學習謙虛的精神。

然後她開始教我基本姿勢,尤其是「手腕的柔軟運動Kanshetu-junanundo 」強調一定要熟練,這是瑜珈裏比較少鍛鍊的關節。另外就是「姿勢Kamae」,即左半身與右半身的姿勢、及擺手刀的架勢,書上稱之為「三角姿勢」。接著在鏡子前面練習「左右擺動Udefuri-undo」,回來看了書上說,這個動作兩手務必放鬆,有如一條繩子的尾端繫有石塊的轉動一般,所以指尖不應發麻,兩眼則要看著前方。

我聽到王老師在指導另一位應該是快上場比賽的同學,她說總道館出身的同學,表現一定要比其他道場的同學要好,這應該是老師的殷殷期待吧。

接著她要一位有段的師兄教我「第一教運動Dai-ikkyo-undo」,右半身還好、左半身更難控制感覺,看似簡單的動作讓我自覺肩膀都聳起來了,可見我還真緊張,書上說是正面打第一教的基本度作,而隨之將對手的來勢帶至側面,師兄說我從側面上舉不對,應該直上直下,其實在師兄的目光下練習,更加深了我的緊張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長久以來瑜珈課裡都是女生,我從來沒有在這種都是高大男生的環境裡學習。

後來王老師叫我去,還實際當我的對手指導我,我覺得真榮幸,因為這是第一節課!老師才一接觸到我的手腕,我就感覺到整體的氣勢逼人,也立刻了解到這個動作的真意,老師說要用手刀護住自己的正面,才有達到防衛的效果,一霎那間我突然領悟這與我熟悉的瑜珈大不同,合氣道畢竟是武術!可不是花拳繡腿擺擺樣子,那鐵定不堪一擊,所以我的心態上要能夠學習轉換。無怪乎王老師不認同瑜珈是「內功」,她說瑜珈只是「養生法」,但瑜珈所給我的基礎的確能對我練習合氣道發揮一定的效用,我也相信合氣道的強烈氣感能使我的瑜珈練習更上一層樓。

再次的坐下聽王老師訓話,我很識趣的等師兄都坐好,然後走到最後一個位置坐下,王老師跟同學們說我九月份就來繳十月份的學費,可見學習的意願非常強烈,而且先觀摩就知道禮儀,不會像別人第一節課隨便坐到師兄的中間。還說她在外面社團授課時,竟有學生說她聲音太小,還很自傲的說其他同學只是不敢說,老師問我這是誰的問題?我說是這個人自己的問題。老師說現在的學生不尊敬老師,是因為有的老師已經不是遵從為人師者應該「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反而只想著拿一份薪水來打工,師生之間禮儀蕩然無存,她說不謙遜的人根本學不到合氣道的精神,也永遠不可能進步。

最後是緩和運動,師兄來背我,當然我是還沒有資格來背他啦!下課前也是要整隊向老師行禮,老師有問大家有什麼疑問,還要大家把服裝整理整齊,五級的師兄再次喊口令,大家行禮一直送老師出教室。我趕快去換衣服,準備搭車去瑜珈教室趕8:30的週末第一節早課,離開前看到教室好像又來了新的同學,出了道場,因為龍王颱風之故已開始飄雨,但我全身都熱熱的,真是舒服,到了公車上才開始有空折我的道服,這一節一小時的課好像一世紀般的長呢!希望是個好的開始。

我上週去紀伊國屋書店想找合氣道的書,但只有兩本、而且以文字為主,我又看不懂日文,今天下午則去Page One找,沒讓我失望,書架上陳列了十幾本Aikido的英文書,我選了兩本,一本是「Dynamic Aikido」,1968年首刷的書到今天還在出版,一定有其過人之處,最大的特色就是圖片上有方向的指引,而不只是動作靜止的圖片,另外一本是「Aikido and the Dynamic Sphere-An Illustrated Introduction」,首刷1970年,書中是手繪的圖畫,但也有方向性指導,都是我心目中的絕佳好書。中文的合氣道書很少,我手上只有「合氣道教室」和「合氣道AIKIDO教範」,還有道場的「AIKIDO合氣道基礎篇」三冊,因為上課的時間其實很短,一週只有三次,不像我瑜珈天天上課,所以我很仰賴書本中的基礎知識。

這第一篇的Aikido Blog我寫了三千字,還在努力回想有沒有遺忘的重要片刻與感覺,一定要補齊記錄下來,等我真的有一天領到我的戰裙,我才能回頭來看看此刻的心情。

我的瑜珈Blog寫在http://lucyloveyoga.blogspot.com/,特意與Aikido分開來,兩者雖然相輔相成,不過為了方便檢索,所以不合併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