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王老師11月3日星期四到7日星期一,是到泰國曼谷參加第四屆亞洲合氣道大會。淨宇兄也來信詢問有關11月13日全國第30屆中正杯合氣道錦標賽的舉辦地點,是在台北市龍山國中舉行,老師說下午二點是開幕式,早上九點開始比賽,我其實有點迷糊了,怎麼會是先比賽才開幕式呢?不過老師說下午二點一定要到,所以開幕式對協會來說似乎非常重要,我會再去問有沒有更詳細的流程資料,無論再忙都是要去觀摩的,當然師兄、姐們也會參賽。
淨宇兄10月31日留言「其實,是先看你寫的yoga notebook。不到第二天,就看到你寫aikido notebook,算是一種巧合吧。真的很感動,有人可以在瑜珈練得這麼用心的同時,還再選擇aikido做某方面的補強。基於此,才留言給你。另外,我對於瑜珈鍛鍊還在起步,對於Om了解不多。呵呵,我絕不是像你所想像得那樣的人,有機會,再互相交換心得。」「以你目前練習瑜珈的身體覺知能力,加上上合氣道的態度,兩年上下覺對可以的。」「另外,對於用力與否的問題,我自己也還在找答案。但是,我反對『不用力』,因為,其他人不像我倆有練瑜珈,瑜珈體位法的鍛鍊,以你練習的程度已開始使用『氣力』了,現在要你『不用力』以我以前的經驗,練習的成長速度反而趨緩。一個人如果是孔武有力之人,那初學合氣道,真得要『不用力』。但對於你,可能就不一定了,不過,在台北延吉街的總部道場,應該也不容許你與其他練習者交換經驗,所以,現階段,先把所有可以經驗到的,都先試試看吧。」
我要謝謝淨宇兄的來信,因為我週遭的朋友,學瑜珈的畢竟比學合氣道的多,所以我要摸索的路途還很長,但有瑜珈的基礎,確實比較不會立刻打退堂鼓,對於自己的能耐,我也還蠻有期待的,似乎與身體成了朋友,心靈與體力合作,看看自己的潛能究竟可以發揮到什麼程度,這種經驗實在有趣。也請常賜教!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1 comment:
沒問題
大家有機會互相學習
我也才能不斷地改進自己的缺點與弱點
淨宇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