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ne 10, 2006

四級晉級心得報告

我的一位加拿大籍的瑜珈老師Stephen曾在上課時特別提到,一般人會認為瑜珈體位法練習的主要功效是顯現在增進身體健康,其實不然,因為身體健康與否影響較大的因素是飲食與思考方式。而我們都會有這種經驗,就是上課前或走進教室前,身體其實疲累得根本不想起床,或是想立刻轉頭回家去睡覺。

但是當一節課練習下來,即使只有短短一小時,我們都會覺得比進教室前更精神奕奕,即使老師不像學生實際練習,都能感受到精神提振,就是因為體位法練習的最大功效在於能量的提升,尤其團體練習時更有效果,因為匯集的能量會成為強大的力量,所以他要我們努力練習時,心裡想著分享這股能量,也同時吸收他人的能量。

他的說法應用在合氣道練習也是一樣,比較起瑜珈體位法練習,合氣道難度更高,體力要更好,而且基礎技法再三演練,對很多人來說,可能還要耐得住不斷重複的「無聊」(瑜珈的拜日式也是每天重複,覺得無聊而練不下去的人也很多)。況且合氣道不像瑜珈可以自己練習就可以,還要與不同的對手「合氣」,更是不斷的挑戰。

王老師曾提到從初學者到升五級是第一個關卡,現在班上已經有好幾個同學被淘汰了;而五級要升四級,我也看到有些前輩現在也都消失了,心裡很為他們感到惋惜,就像王老師說的,每個人對於事情的輕重緩急有自己排定的順序,但不要等年老了才後悔年輕時輕率做的決定。老師還說其他的武術都是為了戰勝別人而設計,但只有合氣道是要戰勝自己,所以很多其他武術的高手,到了最後都會改學合氣道,就是這個道理。

三月下旬時曾參加了第五屆青年盃合氣道錦標賽,看到去年中正盃時的一些熟面孔都換了帶子顏色,大家都努力精進,令人佩服,也希望自己能趕快迎頭趕上。我雖然看得懂的技法不多,但看到高段的前輩在演示單手抓四方摔、或是正面打入身摔這些基礎技法時的氣勢不凡,就覺得自己像是剛學寫字的小孩,雖然寫的是同樣一個字,但卻歪歪斜斜的不成樣,就像王老師說的「一山還有一山高」,自己更要惕勵精進。

控制法是我覺得最難學的技法,升五級時覺得最難的就是一校,到了學二校時又亂七八糟,尤其是後方技法,手法與運步都兜不攏,覺得自己似乎很沒有慧根。但猶記得王老師在上課期間曾說了一句「少年易老學難成」,我不學無術,從來沒聽過這句話,但聽了卻很感動,課後回來後查了資料,才知道這句話原來是南宋朱熹所寫的《勸學詩》:「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古人的智慧,真是讓我感動莫名。學不會還是要持續練習,不能半途而廢,否則放棄了自己,就像王老師說的,不是對不起老師,而是對不起自己。
十六字訣「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誠、對事以真。」則是王老師告訴我們待人處世的道理,讓我謹記在心。我還很喜歡王老師說過的「顏回輸冠」的故事,其實是拆成兩節課來講的,2月16日說了買布輸冠的故事,到了4月6日才說了開導顏回的部份:

顏回聽孔子評他錯了,就老老實實摘下帽子,交給了買布的。對孔子的評判,顏回表面上絕對服從,心裡卻認為孔子已老糊塗,便不想再跟孔子學習了。第二天,顏回就借故說家中有事,要請假回去。孔子也不挑破,要他辦完事即返回,並囑咐他兩句話:「千年古樹莫存身,殺人不明勿動手。」天明,顏回又返了回去,見了孔子便跪下說:「老師,您那兩句話,救了我、我妻和我妹妹三個人哪!您事前怎麼會知道要發生的事呢?」孔子開導顏回說:「我知道你請假回家是假的,實則以為我老糊塗了,不願再跟我學習。你想想:我說三八二十三是對的,你輸了,不過輸個冠;我若說三八二十四是對的,他輸了,那可是一條人命啊!你說冠重要還是人命重要?」顏回恍然大悟,跪在孔子面前說:「老師重大義而輕小是小非,學生還以為老師因年高而欠清醒呢。學生慚愧萬分!」從這以後,孔子無論去到哪裡,顏回再沒離開過他。

這個故事正說明了老師的教導用心良苦,只是當學生的經常不能理解,所以王老師常說不要講話,只要跟著做,後來就會懂了,跟「顏回輸冠」的故事是同樣的道理,當學生的總要到後來有點領悟時,才會了解老師教法的每個步驟都是有特別的心意與道理的,只是並不是每個學生都有福氣了解到這一點,所以我覺得我算是很幸福的,沒有被自己打倒,竟然能「熬」到晉級四級的這一天,算算已經練了快滿九個月,這段時間裡我也曾遇到手掌受傷、生病感冒等狀況,但還是每節課都不遲到早退,也還打算繼續練下去,就是為了戰勝自己。

王老師常問我們是不是要當大石頭?對我來說是肯定的答案,不是為了與他人競技,而是要戰勝自己的惰性,才能驚喜的發現自己內在的潛力,與努力過程的甜美成長。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