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16, 2006

武藝中的禪P93~120

對別人產生攻擊或敵視的思想和感覺,並不算壞。你可以學習接受這些情緒,不過,壞的是讓這些情緒主宰你的本性。憤怒並不需要行動。當你在憤怒中採取行動時,你就失去了自制。如果你連自己都控制不了,你怎麼能控制別人呢?

當你失去你的耐心時,你就失去了你自己─不管是在練武的蓆墊上,或是在人生的舞台上,憤怒都會帶給你傷害。

控制你的情緒,否則情緒就會控制你。

在戰場上或在生命上,憤怒的人將擊敗他自己。

恐嚇者執意要激起他威脅對象的反應。當他的企圖失敗時,他很快就會筋疲力盡,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正確的方法是三思而後行。其中有一部分要靠忍耐。為了避免被嚇倒,你必須多思考,少反應。

不管是不是有理,我都可以擊敗你的肉體;但只有講理,我才能擊敗你的心。

攝心的秘密就是要屏除一切外來的思想,凡是與達成跟前目標無關的思想都要放棄。

好的武師一時只把他的心放在一件事上。他來者不拒,有什麼就完成什麼,接著迎接下一件事。就像禪師一樣,他不關心過去或未來,他只關心當下所做的事。因為他的心是收緊的,所以他是平靜的,也能夠儲存力量。因為他的心只容納一個思想,所以這個思想將注滿他整個人。不管在生命上,或在練武的蓆墊上,一顆不集中或鬆弛的心只是在浪費精力而已。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大學》

日本人所謂的無心,就是這種境界。根據禪師的說法,當動作者與動作分離、思想不干預動作時,就是無心在運作了。因為潛意識動作最自由、最不受拘束的。當無心發揮功能時,心就從一個行動移到另一個行動,像水一般地注滿每一個空隙。

只有練習再練習,一直到你能夠自然而然的做某件事情為止。充分準備好隨潛意識而動。

反應變成是直覺而立即,這是長久練習、相信老師及其教法的結果。

你千萬不可感覺你是在做它;自我意識必須屈服於專注之下,你的心必須自由移動,並立即反應每一個情境,不讓自我涉入其中。

如果你用一隻眼睛盯住你的目標,就只剩下一隻眼睛可以看「道」。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