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19, 2006

第五屆青年盃

第一次參加比賽,跟張善倫約好八點,但他卻到8:45才和王曉薇一起來,之前我先和雲媖老師練習。由於沒有熱身,技法做起來還都感覺不怎麼順暢。

算一算今天大概來了60個左右的參賽者,佳瑄和翠如沒換道服,所以整個早上都站在外面觀賽。這次王老師規定所有的人都必須在道場上觀摩,不得離開去排練,所以上場前我完全沒機會跟張善倫配過任何一次。

總部道館的都排在最後面出場,我們排在第11組,說真的,出場前還是比平時練習緊張很多,非常害怕手腳又錯位,不過上場也就是一分鐘,我們57秒,7.4分。基本技法組由蔡鐘麟和王豐振拿到第一名,7.6分,算是為總部道館保留了最重要的獎牌。不過蔡鐘麟真的很隨性,今天比賽還忘了帶帶子,隨便抓了一條更衣室的二級藍帶就上場了,我們後來跟他恭喜,他還笑得很靦腆。蔡錦得和二級師兄拿到應用技法B組第三名。蔡錦得說那種上場前的緊張感像陣痛,比賽完了就瞬間放鬆了,只要輕鬆觀賽即可。

有段者的競賽當然更精采,有一組師兄做了74秒,本來8分卻扣了0.5,所以名次不保。有段者大都是總部道館的師兄姊們,有幾位連續出場三次,我才知道其中有位帥帥的魏師兄是李明道的兒子,聽說是現在總部道館技法最好的一位之一,但然也看到幾位女性的師姐,不過比例上還是相當低。

觀賞有段者做基礎技法真的氣勢大不同,我跟雲媖老師說,先以第一個十年為目標,看看能不能練到合氣道一點點邊。

王老師說有練習合氣太乙的師兄姊,表現出來的氣勢就是不一樣,我也覺得有些比賽或表演者演練得很平和,但有的真的殺氣騰騰,氣質確實很不一樣。

其實台灣練習合氣道者的比例不高,這次出賽的多是上次中正盃時的熟面孔,當然帶子的顏色大都也換了。除了總部道館之外,這次出賽的也多是王老師的學生,萬華社大、台大、土城、還有台南來的道友。看來王豐振還真的是最小的,另外有個國二的小女生一級,也表演得相當好。

我不知道還要帶級證來蓋章,而王老師跟雲媖老師說要幫她換帶子也沒有,我下場後還趕快拆了帶子給雲媖老師上場,都是比賽的小插曲。

最後聽李清楠道主的講評,他當然是勉勵大家要持續努力練習,但他提到就是要練好十個基本技法,包括五個摔法和五個控制法,那就是合氣道的基本精神。

王老師準備了筷架給參賽者做紀念,可以看到她童心的一面。開幕典禮時最令我驚奇的是唱國歌,我可能超過20年沒唱過了,整個典禮好像回到小學時代,還蠻有懷舊風情的。

離開前還有便當可領,但當然都是葷食,所以吃素的我帶回家給老公享用了。就這樣完成了沒想到離開學校後還會有的比賽經驗,該說很有趣吧!聽說七月又有協會盃的比賽,看來一年至少有三次,也是讓自己精進的動力,繼續努力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