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花一現的同學沒再出現,倒是又來一個台大法律系三年級五級的同學,22歲,我還練不到半年,就看到那麼多人來來去去的,看來楊宗翰也不會來了,報名了青年盃的比賽卻沒繳費,老師已經撤銷了他的資格,他的對手蔡鐘麟改跟王峰正一組。
基礎技法練習第一個正面打呼吸摔,我找新來的這個同學試試,他似乎沒做過呼吸摔,但還好身體並不僵硬。第二個是單手抓四方摔,但我是第二個早到的,輪到被老師摔,所以沒練到。今天不知道是進步了,摔得沒那麼喘,被老師看出來右側滾翻比較差,還要多練習。第三個基礎技法是一校,我找雲卿,她其實這個技法做得比我好。
正坐時老師説很多學法律的人都來學過合氣道,有一個是劉人偉,但卻說大部分的人都「半途而廢」!此話一出讓我嚇了一大跳,這句話很實在,但也如雷貫耳,因為在練瑜珈時,老師們都不會嚴格的要求同學修練,所以同學也都很「隨緣」的來來去去,但練武術可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老師可嚴得很呢!
然後比賽的同學要練給老師看,第一隊被點名的就是張尚倫跟我,老師說張尚倫的後腳跟沒踩穩,我的入身摔手會打開,需要修正,這樣做起來剛好一分鐘,所以我們決定不作三校了,張尚倫說只是參加比賽獲取經驗,不要壓力的表現就好了,跟我的想法一樣,我主要是想看有段者的演出,雖然還只是有看沒有懂,但比賽時的感覺與氣氛就是與練習時不一樣。臺大的同學就說總道館的練習密度比較高,老師轉問王峰正什麼叫密度?他說「厚度」,大家都笑了起來,老師要當高中老師的王曉薇下課後負責跟他說明清楚,讓教室氣氛頓時輕鬆了起來。
最後老師說了一句「少年易老學難成」,我不學無術,從來沒聽過這句話,但聽了卻很感動,自己到了這個年紀更有感覺,而學習一樣技藝也不能半途而廢,而且也沒有成就的一天吧,只能期望每天都能多有一點領悟。
回來查了網路,才知道這句話原來是南宋朱熹所寫的《勸學詩》:「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學到這句話是我今天上課最大的收穫。而《勸學詩》還真不少,唐朝顏真卿「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晉朝陶淵明「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古人的智慧,真是讓我感動莫名。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1 comment:
Hi,Lucy:
甲,您的yoganote,自果軒#1341即無法進入comments,好像有點問題.
乙,安奴沙拉幫老大--J.Friend所說的 Grace 似乎不作"優雅"解;而應作"恩典".我試從一些文章,把他的一些詞彙迻譯如下,請指教:
** 通用順位法原則
一、敞開心胸承接上天恩典(Opening to Grace):
觀想自己(身、頭腦、心靈)匯入至上意識的洪流中。這包括練習體位法時要帶著仁慈而虔敬的態度。
二、肌肉能量(Muscular Energy):
由身體末端提氣入「集中點」,可增加體位法的穩定性、力量、及身體的統合。
三、內纏絲(Inner Spiral):
一種常在核心遠端的螺旋式能量,從腳往上經過骨盤進入到腰部。內纏絲使腿部內旋、移動股部朝後、及開展股部和骨盤。
四、外纏絲(Outer Spiral):
一種常在核心近端的螺旋式能量,從腰部往下經過尾骶骨及腿部進入到腳。外纏絲使腿部外旋、移動尾骶和腿部朝前、及緊縮股部和骨盤。
五、器官能量(Organic Energy):
由「集中點」布氣經身體核心入身體末端,可增加體位法的擴展性、柔軟度、及靈活自由。
** 細則
一、集中點(Focal Point):
體內集中力量的點,「肌肉能量」內聚於此;「器官能量」由此外布。有三處:骨盤核心、心臟底部、及上顎。每個體位都僅能找到一個集中點。這個點往往就在該體位承載重量最多的部位。當三個點承載相同的重量時,就以骨盤核心為優先集中點。
二、體側延伸(Side Body Long):
拉長胸脇兩側,俾使肩頂對齊頸項基部。
三、肩膀廻路(Shoulder Loop):
體內七個能量廻路之一,它起自上顎往後流經頭顱底部再下肩背到肩胛骨下端。當你使用此廻圈,頭要稍微後移、肩胛骨下壓。在肩胛骨下端,當夾緊肩胛骨並梃胸時,廻圈開始往前、往上繞。然後隨著抬頭挺胸打開喉輪,廻圈開始往前、往上再回到上顎。
四、光亮的內在(Inner Body Bright):
來自身體內在的生命能量和感覺之靈魂擴展,使得身體外形輕安而圓滿。這行為來自第一原則:敞開心胸承接上天恩典,因其能導致自性圓滿,進而內在靈魂的光輝自然散發出來。
丙,Mandalasana 是由頭立式雙腳從背後慢慢著地後轉成抱頭輪式,頭手固定不動,雙足則順時鐘,逆時鐘游走八卦方位.有人翻成"壇城式"
...Yogalong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