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都很晚才到教室,所以都沒掃到地、也沒被老師摔到。今天來七個同學,又是月底了,趕快繳費,以免忘了又被點名。
老師今天心情不是很好的樣子,還沒熱身就問李明道昨天大老師說了什麼?沒想到李明道說她其實聽不懂大老師的話(口音太重、又是閩南語),原來是因為每次下課後要有同學遞毛巾給大老師,這份工作原來是五段的秘書長在做的,但因為這一周他出國,結果李明道就接下來做,大老師很不高興高段的師兄沒人願意做,卻給最小的師妹作,結果師兄們又推給魏希勝,是李明道的兒子,等於還是他們家的人在作。王老師說大家到了有段班後都變懶了,結果大老師說現在的人只重物質、不重精神生活與修練,因此打算把有段班也關了。怪了,兩個老師都說要關教室。只能說習武的方式不太一樣,不是繳了錢來學技法就能下課走人,拜師學藝還要灑掃敬師。
所以王老師說我們這一班要排值日生,負責打掃教室,要孫宗仰負責排班。我平時要趕上班,沒辦法留下來做,所以請孫宗仰排Flora與我到週六負責。老師的原意是不想讓總是晚到或是不來的同學坐享其成,但其實增加了我們不缺課同學的困擾,因為這樣沒有彈性,如果實施一段時間後有困難,我想還是得跟老師提。
沒有拉黃包車,斜打四方摔我跟孫宗仰練習;斜打入身摔跟李明道;斜打一校跟梁助教,被糾正了,要我畫圓;斜打二校、我跟張善倫;斜打三校,我跟陳宜正,他要改去上有段班了,以後大概短期沒機會與他練習了。斜打迴轉摔,也是跟孫宗仰練習。
正坐老師提到上次台大法醫的同學說看到大體解剖會害怕,老師說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恐懼,就像遇到壞人的時候一樣,但如果能從另外一種角度來看,以感激的心情感激大體,或以勇氣面對敵人,情勢就會完全不一樣了。老師還提到民生報停刊,我昨晚沒看新聞,所以聽了才知道,也是嚇一跳,每天世事真是多變化,沒有永恆的事情,感慨良多。老師問Flora何時升四級?她是8月25日,所以還早,而我是6月10日升的,早該考了,但四校與反手摔沒練好,我不敢提,擺著吧。
接著練習袖子抓四方摔與一校,孫宗仰也都找我練習,他的圈太小了,手肘撞到了我的左顴骨,下課後得趕快擦藥,否則黑青在臉上就慘了。老師來示範一校給我看,我的手臂好像是被扭了一圈,與梁助教又不一樣,老師真是厲害。
最後是天地摔,我連站的腳都搞不清楚,應該是逆半身吧?孫宗仰又做錯邊,老師又來跟我作,感覺真是特別,不過我沒練到就下課了。
王曉薇來了,又胃痛,老師又罵了她一頓,反正就是不用功,她也真厲害,每上一次課就至少又三次不來,這樣也繼續上課,服了她了。老師說天涼了,越不來就會越不想來,所以要更努力。我覺得自己快撐不下去了,好辛苦,成就感很低的練習。
Thursday, November 30, 2006
Tuesday, November 28, 2006
173單手雙手抓
氣溫17度,下著傾盆大雨,走路因此很慢,到教室時比平時晚多了,我第五個道,不過老師今天沒摔人,七個同學上課,加上梁助教。上課前李明道又再問雲卿四校的控制法,雲卿真的是抓到正確要領了,所以真的做得很好,我覺得自己到現在還是不懂。
拉黃包車時收腹真的就能走得很快,因為身體變輕了。今天所有的技法,我的對手都是孫宗仰,不知道他為什麼老是找我。
第一個是單手雙手抓,看起來是要讓對方下腰,我怎麼都沒看懂,也沒輪到我作,就開始坐姿膝行一整圈,李明道因為關節炎完全不能作,老師說這樣就無法考晉級了。
接著是坐姿一校的前方與後方技法練習,當然也是不很順。老師說其實以前最早的合氣道,所有的動作都是坐姿練習,但因為大家的膝蓋受不了,所以才改為站姿練習。我的膝蓋不好,但練完是覺得大腿酸、而不是膝蓋酸,不知道對於強健膝蓋有沒有幫助。
繼續練習袖子抓四方摔,重點是由外往內、由下往上,每次我只要跟孫宗仰一組,老師就一定會來跟我作,所以我被摔了幾下,感覺還真舒服,高段真是差很多。換一次對手,我跟李明道練習。
袖子抓一校的重點與四方摔剛好相反,重點是由內往外,像看鏡子一樣、掌心先面對自己,在由上往下。兩個一起練,就會有點搞混了。然後是前打迴轉摔。
正坐時老師提到LV台中旗艦店遭竊的新聞,原來老師有個LV包哩,但老師的重點是監視器裡錄到的小偷影像都是彎腰駝背的,所以要我們練習技法時要抬頭挺胸,才不會看起來就畏畏縮縮的。老師說練習武術很苦,但她保證我們會從學習的過程中學到很多東西。另外還提到台大同學沒繳社費就隨便跑來上課,社團沒有紀律與規矩。而白漢德則被老師說怎麼突然抬頭紋變多了?難道是一夜白髮?
今天感覺練習到很多技法,課程很緊湊的感覺,滿身大汗,在已經感覺冷起來的天氣裡,流汗的感覺真好。
拉黃包車時收腹真的就能走得很快,因為身體變輕了。今天所有的技法,我的對手都是孫宗仰,不知道他為什麼老是找我。
第一個是單手雙手抓,看起來是要讓對方下腰,我怎麼都沒看懂,也沒輪到我作,就開始坐姿膝行一整圈,李明道因為關節炎完全不能作,老師說這樣就無法考晉級了。
接著是坐姿一校的前方與後方技法練習,當然也是不很順。老師說其實以前最早的合氣道,所有的動作都是坐姿練習,但因為大家的膝蓋受不了,所以才改為站姿練習。我的膝蓋不好,但練完是覺得大腿酸、而不是膝蓋酸,不知道對於強健膝蓋有沒有幫助。
繼續練習袖子抓四方摔,重點是由外往內、由下往上,每次我只要跟孫宗仰一組,老師就一定會來跟我作,所以我被摔了幾下,感覺還真舒服,高段真是差很多。換一次對手,我跟李明道練習。
袖子抓一校的重點與四方摔剛好相反,重點是由內往外,像看鏡子一樣、掌心先面對自己,在由上往下。兩個一起練,就會有點搞混了。然後是前打迴轉摔。
正坐時老師提到LV台中旗艦店遭竊的新聞,原來老師有個LV包哩,但老師的重點是監視器裡錄到的小偷影像都是彎腰駝背的,所以要我們練習技法時要抬頭挺胸,才不會看起來就畏畏縮縮的。老師說練習武術很苦,但她保證我們會從學習的過程中學到很多東西。另外還提到台大同學沒繳社費就隨便跑來上課,社團沒有紀律與規矩。而白漢德則被老師說怎麼突然抬頭紋變多了?難道是一夜白髮?
今天感覺練習到很多技法,課程很緊湊的感覺,滿身大汗,在已經感覺冷起來的天氣裡,流汗的感覺真好。
Saturday, November 25, 2006
172武德
已經晉段的同學只有幾次跟我們上課的機會,有人已經是最後一次了,包括陳亦寬、王峰振、金長春,另外白漢德可能只剩一次了吧,除此之外,真正段外同學只有孫宗仰、我、雲卿和Flora四個人來上課。
我到的晚,到教室時心想該怎麼輪也不會輪到我才對,放心的練習技法,第一個練習單手抓呼吸摔,我的對手是王峰振,然後是斜打入身摔,我的對手是梁助教,今天被糾正了,要用頭側施力點,而不是用手施力,原來如此,真是要常跟助教練習,才能每次增進細節的技巧。
這時老師摔完孫宗仰與雲卿,問誰是第三個來的,竟然沒有人出列,老師說怎麼自己第幾個來都不知道,我就莫名其妙的出去,老師問我來時看到誰,我說看到金長春,所以老師說下一個摔我,叫金長春出列,他說是因為不知道誰在換服裝,所以不知道順序,老師說以到道場上的順序為準。
所以我跟雲卿練習斜打入身摔,心理擔心著下一個輪到我被摔呀,故斜打一校沒練到,又是喘到不行,我的倒法練得很不好,起來還是非常費力,所以累得很快,金長春告訴我兩腳伸直往上就好,兩手一拍地就能起來,但我還是不懂。
然後老師示範斜打二校後方技法,我的對手是王峰振,但他其實控制角度並不確實,所以我一點也沒痛感,接著老師示範斜打三校後方技法,我的對手是陳亦寬。
正坐時老師問白漢德與孫宗仰剛才在吵什麼,白漢德說孫宗仰不讓他起來,孫宗仰說他還沒做好控制,所以不能鬆手讓白漢德起來,結果老師提到蔡鐘麟在道場也是因為這種問題,跟另一位比他略資淺的師地打起架來,王峰振看到了,老師問他他們打架時是用合氣道還是柔道,結果卻什麼也不是,就是亂打架,王老師知道之後曾訓斥了蔡鐘麟,因此老師說很多人缺乏武德,只要心裡一想到要傷害別人,就已經輸了,所以老師用三校當範例,要當對手手上拿的是刀,因此要確實控制好才能放開壓在手臂上的控制是沒有錯的,而且只要一再壓下去就又能控制,所以白漢德與孫宗仰都沒錯,老師要他們握手言和。
下課後陳亦寬突然追出來問我瑜珈的呼吸是怎麼計算的,我一時有點聽不懂,所以我說越慢越深越好,我以為他想練瑜珈呢,不過好像不是,不知道解決他的問題沒有,他說他要去有段班,不能再跟我們練習了,我笑說等我們去有段班吧就能重聚了,不過可以要再等上兩年喔!
我到的晚,到教室時心想該怎麼輪也不會輪到我才對,放心的練習技法,第一個練習單手抓呼吸摔,我的對手是王峰振,然後是斜打入身摔,我的對手是梁助教,今天被糾正了,要用頭側施力點,而不是用手施力,原來如此,真是要常跟助教練習,才能每次增進細節的技巧。
這時老師摔完孫宗仰與雲卿,問誰是第三個來的,竟然沒有人出列,老師說怎麼自己第幾個來都不知道,我就莫名其妙的出去,老師問我來時看到誰,我說看到金長春,所以老師說下一個摔我,叫金長春出列,他說是因為不知道誰在換服裝,所以不知道順序,老師說以到道場上的順序為準。
所以我跟雲卿練習斜打入身摔,心理擔心著下一個輪到我被摔呀,故斜打一校沒練到,又是喘到不行,我的倒法練得很不好,起來還是非常費力,所以累得很快,金長春告訴我兩腳伸直往上就好,兩手一拍地就能起來,但我還是不懂。
然後老師示範斜打二校後方技法,我的對手是王峰振,但他其實控制角度並不確實,所以我一點也沒痛感,接著老師示範斜打三校後方技法,我的對手是陳亦寬。
正坐時老師問白漢德與孫宗仰剛才在吵什麼,白漢德說孫宗仰不讓他起來,孫宗仰說他還沒做好控制,所以不能鬆手讓白漢德起來,結果老師提到蔡鐘麟在道場也是因為這種問題,跟另一位比他略資淺的師地打起架來,王峰振看到了,老師問他他們打架時是用合氣道還是柔道,結果卻什麼也不是,就是亂打架,王老師知道之後曾訓斥了蔡鐘麟,因此老師說很多人缺乏武德,只要心裡一想到要傷害別人,就已經輸了,所以老師用三校當範例,要當對手手上拿的是刀,因此要確實控制好才能放開壓在手臂上的控制是沒有錯的,而且只要一再壓下去就又能控制,所以白漢德與孫宗仰都沒錯,老師要他們握手言和。
下課後陳亦寬突然追出來問我瑜珈的呼吸是怎麼計算的,我一時有點聽不懂,所以我說越慢越深越好,我以為他想練瑜珈呢,不過好像不是,不知道解決他的問題沒有,他說他要去有段班,不能再跟我們練習了,我笑說等我們去有段班吧就能重聚了,不過可以要再等上兩年喔!
Thursday, November 23, 2006
171袖子抓四方摔
六位同學上課,其實我到的也不算早,但還是第二個到的,免不了被摔的命運,雖然老師說不是常有機會給七段的高手摔,但想到還是怕怕的。
白漢德帶了黑帶來,我看到帶子上用紅線繡上了他的中文名字,這條帶子大概就是用上一被子吧,他問老師該排在哪邊,老師說到有段班上課前,他還是班長,所以跟我們排在一起。
陳宜正則去菲律賓一星期,老師說我們如果身體好,才能這樣飛來飛去。而李劍文是因為要照顧生病的母親,暫時無法來上課了,老師說這也是他的緣分。
我也很怕的拉黃包車沒免俗,不過今天突發奇想,腹部用力反而變輕了,腰不能下沉,難怪以前那麼吃力。
斜打四方摔開始,我找梁助教,他的手是用掌心搓的,我也試著這樣做,他沒糾正我什麼重點。斜打入身摔沒練到,又被老師摔得爬不起來,不過今天沒那麼喘,老師說我剛來時臉比較長,現在比較像瓜子臉了,她說我有從心修行,所以會體現在外表上,真的嗎?不是因為變胖了喔?
斜打一校,我的對手是白漢德,他的入身會往前走,似乎容易很多。斜打五校,對手是孫宗仰,他又忘了起步要往前。
正坐時老師提到邵曉玲是有福氣的,因為如果一般人像她一樣的遭遇,可能早就被放棄了,老師要我們平時多服務別人,將來有需要時,別人就會服務我們。她以前就常提到,身體不好就不想動,惡性循環;努力的人身體會好,就能良性循環。今天還說要我們認識自己、了解自己、鍛鍊自己、善待自己。
今天練習四級要考三級的袖子抓四方摔,手由外往內轉成單手抓轉身法,再順著四方摔,以前教過,不過很久沒複習了,孫宗仰找我,老師馬上就說我的手臂太開了,手臂要黏在身體上跟著轉身,就像哥哥與弟弟,我第二次練習時老師就說我做對了。老師說這個技法也能改成迴轉摔,因為對手會失去重心,還可以做反技法,以後會慢慢學到。
然後是三級要考二級的前打迴轉摔,我的對手是孫宗仰,換一次對手找了Flora。
下課前老師提到李明道抽了關節液,問有沒有人抽過?我點頭,我知道會很快又腫回去,老師大概也覺得不是釜底抽薪的方法,她說依賴這個方法,腫回去的速度會越來越短。以前她有學生韌帶斷了都能練習。不過我想李明道的狀況或許可以從食物改善獲得一點幫助,也建議她試試看,因為我是過來人。
老師說這個早班教到最後一個同學升段後就要關閉,所以希望我們能推廣一些同學來學習,但她曾謝絕有人要參觀榻榻米是否平衡,老師說這是推廣合氣道的地方,不是要做俱樂部蓋洗澡間來賺錢的。
課後與白漢德一起走,很少有機會跟他聊,才知道他的姐姐住在巴黎,父母則在法國西海岸,但他很少回去,因為歐洲的機票非常貴,都要三萬多。我沒去過歐洲,不知道他為什麼會以台灣為家,而且說那麼好的國語,能以一個外國人的身分在台灣拿到合氣道黑帶,真是很不容易呢。
白漢德帶了黑帶來,我看到帶子上用紅線繡上了他的中文名字,這條帶子大概就是用上一被子吧,他問老師該排在哪邊,老師說到有段班上課前,他還是班長,所以跟我們排在一起。
陳宜正則去菲律賓一星期,老師說我們如果身體好,才能這樣飛來飛去。而李劍文是因為要照顧生病的母親,暫時無法來上課了,老師說這也是他的緣分。
我也很怕的拉黃包車沒免俗,不過今天突發奇想,腹部用力反而變輕了,腰不能下沉,難怪以前那麼吃力。
斜打四方摔開始,我找梁助教,他的手是用掌心搓的,我也試著這樣做,他沒糾正我什麼重點。斜打入身摔沒練到,又被老師摔得爬不起來,不過今天沒那麼喘,老師說我剛來時臉比較長,現在比較像瓜子臉了,她說我有從心修行,所以會體現在外表上,真的嗎?不是因為變胖了喔?
斜打一校,我的對手是白漢德,他的入身會往前走,似乎容易很多。斜打五校,對手是孫宗仰,他又忘了起步要往前。
正坐時老師提到邵曉玲是有福氣的,因為如果一般人像她一樣的遭遇,可能早就被放棄了,老師要我們平時多服務別人,將來有需要時,別人就會服務我們。她以前就常提到,身體不好就不想動,惡性循環;努力的人身體會好,就能良性循環。今天還說要我們認識自己、了解自己、鍛鍊自己、善待自己。
今天練習四級要考三級的袖子抓四方摔,手由外往內轉成單手抓轉身法,再順著四方摔,以前教過,不過很久沒複習了,孫宗仰找我,老師馬上就說我的手臂太開了,手臂要黏在身體上跟著轉身,就像哥哥與弟弟,我第二次練習時老師就說我做對了。老師說這個技法也能改成迴轉摔,因為對手會失去重心,還可以做反技法,以後會慢慢學到。
然後是三級要考二級的前打迴轉摔,我的對手是孫宗仰,換一次對手找了Flora。
下課前老師提到李明道抽了關節液,問有沒有人抽過?我點頭,我知道會很快又腫回去,老師大概也覺得不是釜底抽薪的方法,她說依賴這個方法,腫回去的速度會越來越短。以前她有學生韌帶斷了都能練習。不過我想李明道的狀況或許可以從食物改善獲得一點幫助,也建議她試試看,因為我是過來人。
老師說這個早班教到最後一個同學升段後就要關閉,所以希望我們能推廣一些同學來學習,但她曾謝絕有人要參觀榻榻米是否平衡,老師說這是推廣合氣道的地方,不是要做俱樂部蓋洗澡間來賺錢的。
課後與白漢德一起走,很少有機會跟他聊,才知道他的姐姐住在巴黎,父母則在法國西海岸,但他很少回去,因為歐洲的機票非常貴,都要三萬多。我沒去過歐洲,不知道他為什麼會以台灣為家,而且說那麼好的國語,能以一個外國人的身分在台灣拿到合氣道黑帶,真是很不容易呢。
Tuesday, November 21, 2006
170要求自己
今天管理員沒來,所以大家都在門口等住戶先開大門才能進去,我到的晚,剛剛好開門,也因為這樣,老師沒摔到我,稍喘了口氣。
七個同學包括白漢德,斜打四方摔我找陳宜正,斜打入身摔我找梁助教,他今天沒糾正我的動作了,斜打一校我找李明道,最後是斜打五校我找孫宗仰,但他忘了步伐,還往後退,我一直提醒他才改回來。
正坐時老師問大家最近最大的新聞,當然就是邵曉玲女士的車禍,老師說不是自己繫好安全帶就會沒事,而是每個開車的人都不應該搶先,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意外。這次邵女士是因為身體原本就有高血壓等問題、凝血功能差,才會造成大量輸血的問題,因此老師說平時身體要鍛鍊、要健康,遇到意外時也就不會演變成太嚴重的後果。
她問我們達摩祖師說過的最重要的話,我們都答不出來,「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是正確答案,老師說很多人都沒想過自己生命的意義。老師說現在的人都要求別人、卻沒有要求自己,自己沒有主張,只會看哪邊可以依賴就往那邊去,考試晉級也一樣,看別人考了自己就要考,也沒看看自己夠不夠資格了。
然後又罵到台大的同學,三三兩兩的遲到,老師說下學期起校友不得參加,同學不尊重「道」,乾脆關掉社團,她說練武的人很多,但真的學到武術精神者卻寥寥無幾。
然後要作順半身單手抓二校,先要白漢德與張善倫出來作,看來腳步還是後退的。然後老師與梁助教示範一次,問我們每個人有什麼不一樣?我們其實都答非所問,老師其實是要我們看到要切手腕而不是手肘。
由於跪坐很久,起身時還得慢慢來,但又不能慢到被老師罵「時間寶貴、動作快一點」,宗仰找我,但他連腳步都錯了,所以老師又過來跟我作,這下就很慘,因為老師的控制是很痛的!果不其然,手腕不只是被切下去,根本就是被扭到快斷了,無怪乎老師說用一隻手指也能作,角度還是最大的關鍵。
下課前老師頒給白漢德晉段的證書與黑帶,因為他沒參加全國研修,所以才會在段外班授帶,老師勉勵他初段是個大關卡,很多人晉段就畢業了,梁助教說不努力就會被自己淘汰,所以習武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呢,努力吧。
七個同學包括白漢德,斜打四方摔我找陳宜正,斜打入身摔我找梁助教,他今天沒糾正我的動作了,斜打一校我找李明道,最後是斜打五校我找孫宗仰,但他忘了步伐,還往後退,我一直提醒他才改回來。
正坐時老師問大家最近最大的新聞,當然就是邵曉玲女士的車禍,老師說不是自己繫好安全帶就會沒事,而是每個開車的人都不應該搶先,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意外。這次邵女士是因為身體原本就有高血壓等問題、凝血功能差,才會造成大量輸血的問題,因此老師說平時身體要鍛鍊、要健康,遇到意外時也就不會演變成太嚴重的後果。
她問我們達摩祖師說過的最重要的話,我們都答不出來,「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是正確答案,老師說很多人都沒想過自己生命的意義。老師說現在的人都要求別人、卻沒有要求自己,自己沒有主張,只會看哪邊可以依賴就往那邊去,考試晉級也一樣,看別人考了自己就要考,也沒看看自己夠不夠資格了。
然後又罵到台大的同學,三三兩兩的遲到,老師說下學期起校友不得參加,同學不尊重「道」,乾脆關掉社團,她說練武的人很多,但真的學到武術精神者卻寥寥無幾。
然後要作順半身單手抓二校,先要白漢德與張善倫出來作,看來腳步還是後退的。然後老師與梁助教示範一次,問我們每個人有什麼不一樣?我們其實都答非所問,老師其實是要我們看到要切手腕而不是手肘。
由於跪坐很久,起身時還得慢慢來,但又不能慢到被老師罵「時間寶貴、動作快一點」,宗仰找我,但他連腳步都錯了,所以老師又過來跟我作,這下就很慘,因為老師的控制是很痛的!果不其然,手腕不只是被切下去,根本就是被扭到快斷了,無怪乎老師說用一隻手指也能作,角度還是最大的關鍵。
下課前老師頒給白漢德晉段的證書與黑帶,因為他沒參加全國研修,所以才會在段外班授帶,老師勉勵他初段是個大關卡,很多人晉段就畢業了,梁助教說不努力就會被自己淘汰,所以習武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呢,努力吧。
Saturday, November 18, 2006
169包袱
今天來了六個同學,還有一位晚班來考三級的同學,所以一共七個人。熱身之後是斜打四方摔,我找梁助教,那時老師點名摔陳宜正;接著是斜打入身摔,老師則摔梁助教,我跟來考三級的黃同學練習,她其實相當不熟悉斜打,我當下覺得奇怪,怎麼這樣也來考試,後來才知道她跟我差不多時間升四級,中間還有一個月沒上課,其他四個月也沒全勤,但老師還是讓她考試了,但看著她這樣其實很不熟練,我自己實在不想去考,因為我不想讓別人跟我練習時,覺得我不佩掛那個級數。
又再練斜打四方摔,怪了,好像該是一校,這次老師點金長春去摔,我則找王峰振,他下個月就要去有段班上課了。斜打迴轉摔,老師點名摔孫宗仰,我心想不妙,老師怎麼沒摔張善倫,已經練到現在,難道下一個還摔我嗎?這樣體力恐怕吃不消。但我跟金長春練習,他可是實力級的,又是一堆前滾翻。
下一個還是斜打迴轉摔換對手,我的直覺竟然應驗,老師點名摔我,天ㄚ~已經不敢算摔了幾次了,又被老師說我抓錯方式,其實我根本沒幾次能抓到老師,都是自己乖乖的先滾翻認了,快快結束喘口氣。老師說我OK了,但她還是不滿意,要我再進步。
接著老師幫同學考試,所以我們自己練習,我和Flora一組,練習斜打一校、二校、三校、五校,前方與後方技法,也是滿身大汗。右側很不熟練,跟左側練習比賽有關,兩邊不平衡。
正坐時老師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罵另外一個報了名要考試、結果卻遲到(其實最後是沒來)的同學。後來為什麼提到男生要有氣概、女生要有氣質,我已經忘記了。反而每節課都會提醒我們自己要鍛鍊身體、要能照顧自己,不要成為別人的包袱。
下課前老師分配打掃工作,但Flora和我要趕著去上瑜珈課,所以我只好硬著頭皮去向老師報告,要麻煩其他同學了,還好沒被罵~
又再練斜打四方摔,怪了,好像該是一校,這次老師點金長春去摔,我則找王峰振,他下個月就要去有段班上課了。斜打迴轉摔,老師點名摔孫宗仰,我心想不妙,老師怎麼沒摔張善倫,已經練到現在,難道下一個還摔我嗎?這樣體力恐怕吃不消。但我跟金長春練習,他可是實力級的,又是一堆前滾翻。
下一個還是斜打迴轉摔換對手,我的直覺竟然應驗,老師點名摔我,天ㄚ~已經不敢算摔了幾次了,又被老師說我抓錯方式,其實我根本沒幾次能抓到老師,都是自己乖乖的先滾翻認了,快快結束喘口氣。老師說我OK了,但她還是不滿意,要我再進步。
接著老師幫同學考試,所以我們自己練習,我和Flora一組,練習斜打一校、二校、三校、五校,前方與後方技法,也是滿身大汗。右側很不熟練,跟左側練習比賽有關,兩邊不平衡。
正坐時老師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罵另外一個報了名要考試、結果卻遲到(其實最後是沒來)的同學。後來為什麼提到男生要有氣概、女生要有氣質,我已經忘記了。反而每節課都會提醒我們自己要鍛鍊身體、要能照顧自己,不要成為別人的包袱。
下課前老師分配打掃工作,但Flora和我要趕著去上瑜珈課,所以我只好硬著頭皮去向老師報告,要麻煩其他同學了,還好沒被罵~
Thursday, November 16, 2006
168前打四方摔
早晨下起大雨,不過張善倫與王曉薇都來了,所以有七個同學,還算不錯,沒有拉黃包車,也沒摔同學,今天全部練技法,節省不少時間。
老師一開始就先示範前打一校,我的對手是孫宗仰;然後示範前打迴轉摔,我的對手是王曉薇,她真的好輕喔,很怕把她摔傷;然後是前打四方摔,這個技法因為不是後退而是往前,尤其前方作法時,老師說要留距離、而不是入身,還親自來示範給我看,但很奇怪,高級數的師兄姐們還是做錯。
老師先點名張善倫與王曉薇出列去作,王曉薇不會前方技法;然後是李明道與孫宗仰,李明道也是一直沒辦法作,孫宗仰則是一直後退,也與老師做的方法不一樣,怪了。老師說這是三級以上必須要練的技法,還說四級的也要升三級了,好像在暗示我什麼~
老師與梁助教示範時,梁助教有一次到老師的後面,馬上被老師喝斥不可以偷襲,這兩個字說得重了,但卻讓我聯想起我的瑜珈Blog環境,總有匿名者讓人暗箭難防,其實不就是偷襲?
老師說我們都用自己的強項練動作是錯的,手有力用手、嘴巴有力用嘴、筆有力用筆,但我們的力量中心應該是丹田,她說雖然合氣道是練習身心靈合一,但一般人連自己的身體都照顧不好,還談什麼結合?王老師的話都是一針見血,更讓我感觸良多。
老師說人自己說出去的話要負責,攻擊人時要看著對方的眼睛,而不是看著要攻擊的部位,因為合氣道是君子之爭,要保護對手,想想武術如此講究禮儀,瑜珈的網路世界裡卻總有小人不敢以真面目示人,大概真的是沒見過習武者被激怒後的反應,老師說我們不主動攻擊、但也不姑息養奸,或許我從合氣道裡學得的道理,在這個俗世裏更有助益,真是感嘆。
老師一開始就先示範前打一校,我的對手是孫宗仰;然後示範前打迴轉摔,我的對手是王曉薇,她真的好輕喔,很怕把她摔傷;然後是前打四方摔,這個技法因為不是後退而是往前,尤其前方作法時,老師說要留距離、而不是入身,還親自來示範給我看,但很奇怪,高級數的師兄姐們還是做錯。
老師先點名張善倫與王曉薇出列去作,王曉薇不會前方技法;然後是李明道與孫宗仰,李明道也是一直沒辦法作,孫宗仰則是一直後退,也與老師做的方法不一樣,怪了。老師說這是三級以上必須要練的技法,還說四級的也要升三級了,好像在暗示我什麼~
老師與梁助教示範時,梁助教有一次到老師的後面,馬上被老師喝斥不可以偷襲,這兩個字說得重了,但卻讓我聯想起我的瑜珈Blog環境,總有匿名者讓人暗箭難防,其實不就是偷襲?
老師說我們都用自己的強項練動作是錯的,手有力用手、嘴巴有力用嘴、筆有力用筆,但我們的力量中心應該是丹田,她說雖然合氣道是練習身心靈合一,但一般人連自己的身體都照顧不好,還談什麼結合?王老師的話都是一針見血,更讓我感觸良多。
老師說人自己說出去的話要負責,攻擊人時要看著對方的眼睛,而不是看著要攻擊的部位,因為合氣道是君子之爭,要保護對手,想想武術如此講究禮儀,瑜珈的網路世界裡卻總有小人不敢以真面目示人,大概真的是沒見過習武者被激怒後的反應,老師說我們不主動攻擊、但也不姑息養奸,或許我從合氣道裡學得的道理,在這個俗世裏更有助益,真是感嘆。
Tuesday, November 14, 2006
167順半身單手抓二校
早晨只有五個同學來上課,李明道說她猜得到人一定會很少,所以無論如何都要來,張善倫也笑著說,否則會被老師罵說,得了名次就不來上課!大家聽了都笑得心有戚戚焉。不過雲卿沒到。
老師其實今天心情很好,因為我們五個人裏有三個人得了名次回來(孫宗仰與張善倫是因為沒有參加),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在那天都有主動幫忙會務,這才該是老師最欣慰的地方。
熱身後拉黃包車,用來檢驗體力,昨晚晚睡了,老師又摔人,我第二個到,也是最後有點爬不起來,但老師卻跟我謝謝說錦標賽那天幫了很多忙,讓我還很不好意思,因為其實不是我特別做得多,而是很奇怪那天幫忙的人很少。老師說這樣心情反而會比較放鬆,因為比賽前已經練習好,當天不特別再去注意比賽的細節,反而表現會比較好。
斜打四方摔開始,我的對手是張善倫;斜打入身摔時被老師摔,所以沒練到;斜打一校,對手是陳宜正;斜打迴轉摔,對手是梁助教,從前滾翻開始就被糾正,要我看著前方,放鬆身體,手先撐地;斜打反手摔,考倒我了,去拆了一組,我跟張善倫,還是沒弄清楚方向。
正坐時老師果然第一個就要我說說參加錦標賽的心得,我可是準備好草稿了,先謝謝老師給我服務的機會,也才明白一個比賽有這麼多的準備工作,真的是需要大家主動協助。第二個則是比賽的本身,賽前練習要認真,比賽時反而要放鬆,多觀摩別人的表現,自己順其自然,不要患得患失,表現還會更好。
不過老師後來說了昨天開檢討會的事情,我才知道王老師還是罵了很多師兄,說大家只會嫌別人秩序不好,都在怪別人、沒有檢討自己。還有位台大博士班的師姐,自己練習好了之後,才到台前去問老師有沒有什麼事要幫忙,被老師當場罵了「現在來做什麼?」,我當天在主席台前幫忙時,確實有這樣一件事,只是當時不知道為什麼師姐會被罵,原來是大家忙完了才來,難怪老師會生氣。還有個公關組的師姐把胸花別在日本來的四級學生身上,讓當主席的王老師卻沒有胸花可別,到典禮都結束了才買回來,也被罵得很慘。
老師其實在乎的不只是比賽的表現,而是有沒有發心要把整個比賽辦好,老師說這是留給我們的資產,最後整個會務也會交給後進,我了解那種心情。
老師還提到很多人在這次比賽裡找不到方位,敬禮也找不到人,因此要戴眼鏡的同學盡量不戴眼鏡練習,因為瞎子也能習武,不應用眼睛混亂了肢體的動作反應。
今天的練習是順半身單手抓二校,因為人很少,所以老師下來跟我們練,喔,痛痛痛,我最怕老師作控制法了,這個動作的重點是要從丹田正面切下手刀,身體一歪斜、對手就完全沒感覺了,下次還會繼續練習這個技法。
老公一直催我該考三級了,但我會的不夠多、也不夠熟,這次絕不自己去跟老師提要晉級的事了,要我現在綁綠帶心虛,我還寧願綁著橘帶有自信些。
老師其實今天心情很好,因為我們五個人裏有三個人得了名次回來(孫宗仰與張善倫是因為沒有參加),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在那天都有主動幫忙會務,這才該是老師最欣慰的地方。
熱身後拉黃包車,用來檢驗體力,昨晚晚睡了,老師又摔人,我第二個到,也是最後有點爬不起來,但老師卻跟我謝謝說錦標賽那天幫了很多忙,讓我還很不好意思,因為其實不是我特別做得多,而是很奇怪那天幫忙的人很少。老師說這樣心情反而會比較放鬆,因為比賽前已經練習好,當天不特別再去注意比賽的細節,反而表現會比較好。
斜打四方摔開始,我的對手是張善倫;斜打入身摔時被老師摔,所以沒練到;斜打一校,對手是陳宜正;斜打迴轉摔,對手是梁助教,從前滾翻開始就被糾正,要我看著前方,放鬆身體,手先撐地;斜打反手摔,考倒我了,去拆了一組,我跟張善倫,還是沒弄清楚方向。
正坐時老師果然第一個就要我說說參加錦標賽的心得,我可是準備好草稿了,先謝謝老師給我服務的機會,也才明白一個比賽有這麼多的準備工作,真的是需要大家主動協助。第二個則是比賽的本身,賽前練習要認真,比賽時反而要放鬆,多觀摩別人的表現,自己順其自然,不要患得患失,表現還會更好。
不過老師後來說了昨天開檢討會的事情,我才知道王老師還是罵了很多師兄,說大家只會嫌別人秩序不好,都在怪別人、沒有檢討自己。還有位台大博士班的師姐,自己練習好了之後,才到台前去問老師有沒有什麼事要幫忙,被老師當場罵了「現在來做什麼?」,我當天在主席台前幫忙時,確實有這樣一件事,只是當時不知道為什麼師姐會被罵,原來是大家忙完了才來,難怪老師會生氣。還有個公關組的師姐把胸花別在日本來的四級學生身上,讓當主席的王老師卻沒有胸花可別,到典禮都結束了才買回來,也被罵得很慘。
老師其實在乎的不只是比賽的表現,而是有沒有發心要把整個比賽辦好,老師說這是留給我們的資產,最後整個會務也會交給後進,我了解那種心情。
老師還提到很多人在這次比賽裡找不到方位,敬禮也找不到人,因此要戴眼鏡的同學盡量不戴眼鏡練習,因為瞎子也能習武,不應用眼睛混亂了肢體的動作反應。
今天的練習是順半身單手抓二校,因為人很少,所以老師下來跟我們練,喔,痛痛痛,我最怕老師作控制法了,這個動作的重點是要從丹田正面切下手刀,身體一歪斜、對手就完全沒感覺了,下次還會繼續練習這個技法。
老公一直催我該考三級了,但我會的不夠多、也不夠熟,這次絕不自己去跟老師提要晉級的事了,要我現在綁綠帶心虛,我還寧願綁著橘帶有自信些。
Sunday, November 12, 2006
運動的詩意
中國時報/詹偉雄
(本文摘刊自作者新書「球手之美學」的序文,遠流發行)
你是個「ESPN世代」嗎?
上個世紀九○年代起,冷戰結束,天空中軌道衛星服務的對象,不再是美俄的洲際導彈,而是各類的即時影像內容商,運動自此超越了城鎮對抗的格局,搖身而為全球消費的超級產業。繼一九九八年「財星」(Fortune)雜誌製作「喬丹經濟體」(The Jordan Effect)封面故事之後,大聯盟勇士隊的麥達克斯成為人類史上第一個靠「拋擲」而得賺取一千萬美金年薪的工作者;二○○二年日、韓世界盃足球決賽,總計在二一三個國家裡吸引了二八八億個電視觀賞人次;二○○五年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統計:八屆英超冠軍曼徹斯特聯隊球迷最多的國家,居然不是英國,而是中國。
在此,我們或可試問:運動之於全球新興的ESPN世代,產生了哪些新的意義;在深夜或清晨,液晶電視畫面方框內發生的那些事物,訴說了哪些不一樣的集體意識?這個故事,不妨從二○○六年九月十五日紐約大都會隊投手佩卓.馬丁尼茲(Pedro Martinez)眼中的那顆眼淚,先說起……。
一九九二年登上大聯盟的馬丁尼茲,是一位三奪賽揚獎(一九九七、九九與兩千年)的超級投手,和克萊門斯、麥達克斯、葛拉文等「一九八四世代」比起來,他最大的長處或特色,是球路中首度引進拉丁美洲的巫術──速度非常的霹靂、角度變化多端、尾勁裡漂泊著煙霧,打擊者看著他的球,常常覺得自己置身在熱帶雨林中的某個奇險瀑布頂端,風聲鶴唳,且眾神無言。
一九九九是他最風光的一年,在例行賽的213 1/3局裡三振掉313位打者,拿下二十三勝而僅失手四敗,那年季中的明星賽,是二十世紀最後一場明星賽,也剛好在他新投效的波士頓紅襪隊芬威球場舉行,大聯盟為此特地請來前紅襪「打擊之神」(大聯盟迄今最後一位單季四成打擊率打者)、別號「小子」(the kid)、高齡八十一歲的傳奇球星泰德.威廉斯(Ted Williams)主持開球,在這位觸景生情、濡著淚光(因傷痛不斷,被迫於一九六○年退休)的昔日英雄眼前,馬丁尼茲主投前兩局,六個打席中三振掉包括全壘打雙傑山米.索沙、馬克.馬怪爾的五個國聯對手,首局的連三K,更寫下歷來140位明星賽先發投手的新紀錄。賽後的芬威貴賓室中,他從威廉斯的顫抖的大手中,接過明星賽MVP的獎座,「你是我見過最棒的投手,」威廉斯說,這句恭維,讓電視上的小馬滿面春風,不為別的,而是為了有「二十世紀最後一位強打者」稱號的威廉斯,一生從不對投手美言,三年後,威廉斯病逝於佛羅里達,「目睹馬丁尼茲的投球」成為他人生的最後一場棒球際遇。
所以,馬丁尼茲在二○○六年九月十五日那天掉下的眼淚,你可以說──落下的,或許是「小子」當年未拭乾的水珠。
那天之前,馬丁尼茲因小腿受傷已經一個月沒出賽,自從二○○五年來到紐約,他受傷的次數變多、頻率也變快,這場復出的比賽,是大都會隊總教練威利.藍道夫的有心之作──只要贏了,球隊就可在國聯東區提前封王,如果還是個完投勝,他可以想見馬丁尼茲倨傲地站在投手丘頂端,噙著淚光,以右手食指呼應天主的恩典,然後接受飛奔而來之捕手的擁抱──這場景,足以激昂全隊的季後賽奪冠雄心。
撼動人心、偉大的失敗
然而,所有人生的高潮也許真的只有那麼一次,馬丁尼茲搞砸了這場球賽!他只投了三局就被迫退場,六十八個球裡被敲六安打、失四分,電視畫面上,你可以看出他最快的速球只有九十英哩,沒有了速差作支撐,使他的曲球、變速球都失去了巫術的威力,被打出的安打結實而嚴厲,打者的眼神不再迷濛而代之以輕蔑;退場回到休息區中,他拄著迷惘的頭顱,水珠漫漶了雙眼,「紐約時報」棒球體育記者傑克.寇瑞斬釘截鐵地報導:「這次,馬丁尼茲滴下的眼淚中,沒有歡愉!」
運動裡,最大的憂傷並不是「失敗」,許多的失敗都是撼動人心、偉大的失敗,對運動員來說,那個憂傷來自一種微妙的警覺,警覺到自己的身體、意志、眼光、情感開始遠離顛峰,你再也找不到超越的可能,取而代之的,是一道滑溜的下坡──奧林匹克精神中那引人朗朗上口的典律「citius, altius, fortius」(英文翻譯或可為faster, higher, stronger),天生是留給極少數的年輕人的。
一九六○年,「小子」泰德.威廉斯告別退休賽的最後一打席,將巴爾的摩金鶯投手傑克.費雪手中的第三球遠遠地送出中外野,以最大的驚嘆號,畫下十九年職業生涯的休止符,這是多麼的亢奮高潮,但讓人意外的是:「小子」靜靜地繞過四個壘包後,便頭也不回地鑽進休息室,自此任憑球迷的各種呼喊,也不現身來跟球迷做個深情的告別,守候現場的美國作家約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在其已成棒球文學經典作的「本城球迷歡送小子」(Hub Fans Bid Kid Adieu)一文裡,這麼地為威廉斯的倨傲來開託:「上帝是不給人回信的」。
反覆地觀看「紅襪百年榮光」這片DVD,我這個中年球迷毋寧相信:泰德.威廉斯在芬威球場的最後一片沉默時光,是要保留給自己的憂傷的──雖然生命並未死亡,但這一刻後,靈魂可是永遠地失業了。
只有極少數的球手,能在退休時說出紐約洋基傳奇一壘手路.蓋瑞(Lou Gehrig)的深情告白:「直到今天,我是地球表面上最快樂的人!」馬丁尼茲當然不是這樣的球手,不是因為他瀟灑不起來,而是現在是二○○六年,不再是一九三九,由路.蓋瑞、泰德.威廉斯到佩卓.馬丁尼茲,所有的時空條件都已改觀,這五分之三的世紀中,棒球以及所有的運動,都經歷了人類世界另一個奇妙的發展歷程──個體化社會的到來。在這個變化中,我們驀然發覺:內孕著競爭、超越、挑戰、征服等意義的「運動」,不再只是都會人們下班後休閒、消遣、把玩的生活配角而已,「運動」,成了所有工作者全部人生的隱喻(metaphor);「引退」,則是那引喻裡最難言的悲劇。
工作者成了運動球手
「個體化」(individualization)過程,是一九九○年代德國社會學者烏瑞奇.貝克與英國社會學家西格蒙.鮑曼共同關心的議題,在「個體化」的過程中,個人與社會共同體間的傳統連結(終身雇用制度、保險、核心家庭、親密關係、社會福利),受到個人主義、市場經濟、消費社會、全球化等推波助瀾新力量的侵蝕,而逐漸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滿足個人創建其「自我生活風格」的社會再結構化(re-structuring)歷程,對於八○年代後工業國家中的城市個人來說,這是絕無僅有的「自由」時刻──個人擁有最大的自由、而且理當運用這自由,來創造獨一無二的人生成就。
從某個角度看來,「個體化」過程裡,每個工作者都成了運動的球手,你必須像王建民一樣,在各自的專業領域裡,歷經1A、2A到3A的進階奮鬥,爭取登上大聯盟的機會,而即使列名球團固定先發的二十五人名單,你還得爭取明星賽資格、賽揚獎、銀棒獎、金手套、世界大賽冠軍戒指……,衝刺進入名人堂的稀薄機率。每一個過程,你都得磨練新的能力,速球要投得更快、更有尾勁,伸卡球要沉潛得夠深、夠險;如果球種不夠,試試滑球、變速球、卡特球,或者冒險練練曲球;再或者練練膽識,練習博聞強記的「hitter data analysis」(打者紀錄分析)──現代職場就是運動場:你不只要贏過別人,還得超越自己。
這種對「超越」的永生迷戀,或是「ESPN世代」如此執著於那片螢光幕的原因吧,我想。
在馬丁尼茲的淚光裡,他所感傷的身體之蒼老、技藝之鈍化、超越之不可能,未嘗不是場外觀眾的真實人生,厄普代克的「本城球迷歡送小子」有一段是這麼說:「在所有的團隊運動中,棒球──以其優雅而時斷時續的攻守轉換、巨大草場裡稀疏的白衣身影、不留情面的成績數字──似乎特別是為『孤獨者』(loner)而量身打造,也因『孤獨者』,棒球才有了光采。」這個孤獨者的光影,不只在泰德.威廉斯身上可以看見,你也可在三屆世界足球先生席丹謎樣的眼神中、籃球大帝喬丹蝺行的步伐中,在每一個告別者的姿勢中,看見……。
「詩意的存在」
對我這麼一個年歲漸長的台灣ESPN世代而言,「觀賞運動」愈來愈是一種「詩意的存在」,球賽裡的每一個細節,藏著老邁身體才能朗誦的美感,在工作、社交、應對進退之間疲於奔命之際,點根煙看球,的確能為找尋本真自我的現代人,帶來某些「困守一隅的敏銳」(retracted acuity),有了這種觀照,液晶螢幕裡的球賽就愈來愈像是個藝術品,如果我們不僅在乎勝負,而能更縱情於球場細節的咀嚼和揣摩,那片液晶,也就彷彿籠罩在遠山上淡藍色的細細薄霧,自然揭示了冰冷世界裡,許多溫熱情感的呢喃暗語。
年終歲末,把二○○五年中到二○○六年中的這一年看球思想和感懷,集結成書,沒了寫作壓力,終於可以輕鬆地享受球賽了,這種竊喜,那位對「凋零感」特別在意的道格.麥克阿瑟將軍滿能捕捉,太平洋戰爭結束,老麥回到紐約馬球員(Polo Ground)球場(一九三四、四二年兩屆明星賽舉行地),面對滿場球迷,他致詞說:「能回到這兒,太美妙了──你又能聽到球兒敲上棒子的聲音、球兒飛入手套的聲音、小販喲喝的聲音,而且,你又可以噓裁判了……。」
(本文摘刊自作者新書「球手之美學」的序文,遠流發行)
你是個「ESPN世代」嗎?
上個世紀九○年代起,冷戰結束,天空中軌道衛星服務的對象,不再是美俄的洲際導彈,而是各類的即時影像內容商,運動自此超越了城鎮對抗的格局,搖身而為全球消費的超級產業。繼一九九八年「財星」(Fortune)雜誌製作「喬丹經濟體」(The Jordan Effect)封面故事之後,大聯盟勇士隊的麥達克斯成為人類史上第一個靠「拋擲」而得賺取一千萬美金年薪的工作者;二○○二年日、韓世界盃足球決賽,總計在二一三個國家裡吸引了二八八億個電視觀賞人次;二○○五年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統計:八屆英超冠軍曼徹斯特聯隊球迷最多的國家,居然不是英國,而是中國。
在此,我們或可試問:運動之於全球新興的ESPN世代,產生了哪些新的意義;在深夜或清晨,液晶電視畫面方框內發生的那些事物,訴說了哪些不一樣的集體意識?這個故事,不妨從二○○六年九月十五日紐約大都會隊投手佩卓.馬丁尼茲(Pedro Martinez)眼中的那顆眼淚,先說起……。
一九九二年登上大聯盟的馬丁尼茲,是一位三奪賽揚獎(一九九七、九九與兩千年)的超級投手,和克萊門斯、麥達克斯、葛拉文等「一九八四世代」比起來,他最大的長處或特色,是球路中首度引進拉丁美洲的巫術──速度非常的霹靂、角度變化多端、尾勁裡漂泊著煙霧,打擊者看著他的球,常常覺得自己置身在熱帶雨林中的某個奇險瀑布頂端,風聲鶴唳,且眾神無言。
一九九九是他最風光的一年,在例行賽的213 1/3局裡三振掉313位打者,拿下二十三勝而僅失手四敗,那年季中的明星賽,是二十世紀最後一場明星賽,也剛好在他新投效的波士頓紅襪隊芬威球場舉行,大聯盟為此特地請來前紅襪「打擊之神」(大聯盟迄今最後一位單季四成打擊率打者)、別號「小子」(the kid)、高齡八十一歲的傳奇球星泰德.威廉斯(Ted Williams)主持開球,在這位觸景生情、濡著淚光(因傷痛不斷,被迫於一九六○年退休)的昔日英雄眼前,馬丁尼茲主投前兩局,六個打席中三振掉包括全壘打雙傑山米.索沙、馬克.馬怪爾的五個國聯對手,首局的連三K,更寫下歷來140位明星賽先發投手的新紀錄。賽後的芬威貴賓室中,他從威廉斯的顫抖的大手中,接過明星賽MVP的獎座,「你是我見過最棒的投手,」威廉斯說,這句恭維,讓電視上的小馬滿面春風,不為別的,而是為了有「二十世紀最後一位強打者」稱號的威廉斯,一生從不對投手美言,三年後,威廉斯病逝於佛羅里達,「目睹馬丁尼茲的投球」成為他人生的最後一場棒球際遇。
所以,馬丁尼茲在二○○六年九月十五日那天掉下的眼淚,你可以說──落下的,或許是「小子」當年未拭乾的水珠。
那天之前,馬丁尼茲因小腿受傷已經一個月沒出賽,自從二○○五年來到紐約,他受傷的次數變多、頻率也變快,這場復出的比賽,是大都會隊總教練威利.藍道夫的有心之作──只要贏了,球隊就可在國聯東區提前封王,如果還是個完投勝,他可以想見馬丁尼茲倨傲地站在投手丘頂端,噙著淚光,以右手食指呼應天主的恩典,然後接受飛奔而來之捕手的擁抱──這場景,足以激昂全隊的季後賽奪冠雄心。
撼動人心、偉大的失敗
然而,所有人生的高潮也許真的只有那麼一次,馬丁尼茲搞砸了這場球賽!他只投了三局就被迫退場,六十八個球裡被敲六安打、失四分,電視畫面上,你可以看出他最快的速球只有九十英哩,沒有了速差作支撐,使他的曲球、變速球都失去了巫術的威力,被打出的安打結實而嚴厲,打者的眼神不再迷濛而代之以輕蔑;退場回到休息區中,他拄著迷惘的頭顱,水珠漫漶了雙眼,「紐約時報」棒球體育記者傑克.寇瑞斬釘截鐵地報導:「這次,馬丁尼茲滴下的眼淚中,沒有歡愉!」
運動裡,最大的憂傷並不是「失敗」,許多的失敗都是撼動人心、偉大的失敗,對運動員來說,那個憂傷來自一種微妙的警覺,警覺到自己的身體、意志、眼光、情感開始遠離顛峰,你再也找不到超越的可能,取而代之的,是一道滑溜的下坡──奧林匹克精神中那引人朗朗上口的典律「citius, altius, fortius」(英文翻譯或可為faster, higher, stronger),天生是留給極少數的年輕人的。
一九六○年,「小子」泰德.威廉斯告別退休賽的最後一打席,將巴爾的摩金鶯投手傑克.費雪手中的第三球遠遠地送出中外野,以最大的驚嘆號,畫下十九年職業生涯的休止符,這是多麼的亢奮高潮,但讓人意外的是:「小子」靜靜地繞過四個壘包後,便頭也不回地鑽進休息室,自此任憑球迷的各種呼喊,也不現身來跟球迷做個深情的告別,守候現場的美國作家約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在其已成棒球文學經典作的「本城球迷歡送小子」(Hub Fans Bid Kid Adieu)一文裡,這麼地為威廉斯的倨傲來開託:「上帝是不給人回信的」。
反覆地觀看「紅襪百年榮光」這片DVD,我這個中年球迷毋寧相信:泰德.威廉斯在芬威球場的最後一片沉默時光,是要保留給自己的憂傷的──雖然生命並未死亡,但這一刻後,靈魂可是永遠地失業了。
只有極少數的球手,能在退休時說出紐約洋基傳奇一壘手路.蓋瑞(Lou Gehrig)的深情告白:「直到今天,我是地球表面上最快樂的人!」馬丁尼茲當然不是這樣的球手,不是因為他瀟灑不起來,而是現在是二○○六年,不再是一九三九,由路.蓋瑞、泰德.威廉斯到佩卓.馬丁尼茲,所有的時空條件都已改觀,這五分之三的世紀中,棒球以及所有的運動,都經歷了人類世界另一個奇妙的發展歷程──個體化社會的到來。在這個變化中,我們驀然發覺:內孕著競爭、超越、挑戰、征服等意義的「運動」,不再只是都會人們下班後休閒、消遣、把玩的生活配角而已,「運動」,成了所有工作者全部人生的隱喻(metaphor);「引退」,則是那引喻裡最難言的悲劇。
工作者成了運動球手
「個體化」(individualization)過程,是一九九○年代德國社會學者烏瑞奇.貝克與英國社會學家西格蒙.鮑曼共同關心的議題,在「個體化」的過程中,個人與社會共同體間的傳統連結(終身雇用制度、保險、核心家庭、親密關係、社會福利),受到個人主義、市場經濟、消費社會、全球化等推波助瀾新力量的侵蝕,而逐漸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滿足個人創建其「自我生活風格」的社會再結構化(re-structuring)歷程,對於八○年代後工業國家中的城市個人來說,這是絕無僅有的「自由」時刻──個人擁有最大的自由、而且理當運用這自由,來創造獨一無二的人生成就。
從某個角度看來,「個體化」過程裡,每個工作者都成了運動的球手,你必須像王建民一樣,在各自的專業領域裡,歷經1A、2A到3A的進階奮鬥,爭取登上大聯盟的機會,而即使列名球團固定先發的二十五人名單,你還得爭取明星賽資格、賽揚獎、銀棒獎、金手套、世界大賽冠軍戒指……,衝刺進入名人堂的稀薄機率。每一個過程,你都得磨練新的能力,速球要投得更快、更有尾勁,伸卡球要沉潛得夠深、夠險;如果球種不夠,試試滑球、變速球、卡特球,或者冒險練練曲球;再或者練練膽識,練習博聞強記的「hitter data analysis」(打者紀錄分析)──現代職場就是運動場:你不只要贏過別人,還得超越自己。
這種對「超越」的永生迷戀,或是「ESPN世代」如此執著於那片螢光幕的原因吧,我想。
在馬丁尼茲的淚光裡,他所感傷的身體之蒼老、技藝之鈍化、超越之不可能,未嘗不是場外觀眾的真實人生,厄普代克的「本城球迷歡送小子」有一段是這麼說:「在所有的團隊運動中,棒球──以其優雅而時斷時續的攻守轉換、巨大草場裡稀疏的白衣身影、不留情面的成績數字──似乎特別是為『孤獨者』(loner)而量身打造,也因『孤獨者』,棒球才有了光采。」這個孤獨者的光影,不只在泰德.威廉斯身上可以看見,你也可在三屆世界足球先生席丹謎樣的眼神中、籃球大帝喬丹蝺行的步伐中,在每一個告別者的姿勢中,看見……。
「詩意的存在」
對我這麼一個年歲漸長的台灣ESPN世代而言,「觀賞運動」愈來愈是一種「詩意的存在」,球賽裡的每一個細節,藏著老邁身體才能朗誦的美感,在工作、社交、應對進退之間疲於奔命之際,點根煙看球,的確能為找尋本真自我的現代人,帶來某些「困守一隅的敏銳」(retracted acuity),有了這種觀照,液晶螢幕裡的球賽就愈來愈像是個藝術品,如果我們不僅在乎勝負,而能更縱情於球場細節的咀嚼和揣摩,那片液晶,也就彷彿籠罩在遠山上淡藍色的細細薄霧,自然揭示了冰冷世界裡,許多溫熱情感的呢喃暗語。
年終歲末,把二○○五年中到二○○六年中的這一年看球思想和感懷,集結成書,沒了寫作壓力,終於可以輕鬆地享受球賽了,這種竊喜,那位對「凋零感」特別在意的道格.麥克阿瑟將軍滿能捕捉,太平洋戰爭結束,老麥回到紐約馬球員(Polo Ground)球場(一九三四、四二年兩屆明星賽舉行地),面對滿場球迷,他致詞說:「能回到這兒,太美妙了──你又能聽到球兒敲上棒子的聲音、球兒飛入手套的聲音、小販喲喝的聲音,而且,你又可以噓裁判了……。」
第31屆合氣道錦標賽
第13屆合氣道錦標賽今天在台北育樂中心五樓舉行,我八點多就到了,那時台前只有吳長輝理事長與雲卿在幫忙佈置,我就過去看看也能幫忙些什麼事,所以就開始佈置盆栽,王老師到的時候,順便也指揮我怎麼擺設盆栽,後來要我準備裁判評分表,我們也排列好獎盃與獎品,只是送給王老師的水晶一打開時已經斷裂了,只好放在盒子裡。我才知道要準備的事情好多,忙個不停,不像我之前在比賽會場看著師兄忙,這次自己主動下來幫忙,很有參與感。
快九點老師說要集合時,我才趕快去換道服,回來時在門口李明道說王老師在找我,我趕快過去,原來是要我去幫忙計時,還好李明道說她計時較熟,所以我幫忙在台上記分平均,其實這份差事的壓力比上場比賽還要大,深怕出了差錯,時間又很緊湊,遇到超過一分鐘要扣分時,就要小心算得更仔細。
在台上看到有段者還會在最後敬禮時找不到位置,白白浪費十幾秒鐘,都忍不住為他們著急,嘴裡都嘟嚷著「趕快敬禮呀」,王老師則說「人家都叫你們趕快敬禮呀」,真搞不懂,應該很有比賽經驗才對呀,扣了0.5分就沒有得名的希望了,技法練得再好都沒用,非常可惜。
有段者這次破例是先比賽的,但我卻因為要計分,什麼都沒看到。比賽到一半時,老公帶著兩個孩子到會場來了,我因為在台上沒辦法去照顧他們,一直到有段者比賽完畢,換成梁助教上台接班,我才趕快去帶家人到位置上坐好,剛好也遇到雲媖老師,趕快把老師也帶過來一起坐。雲媖老師說她連三個基本技法都快忘光了,得趕快恢復練習才行,否則很難重頭開始。
中間休息時間只好自己比手畫腳的複習技法順序,因為忘了一個動作就會超過時間,但Flora與我報名的應用技法B組是最後比賽的,因此緊張的時間還更拉長,看到前面基本技法組可以慢慢的作,都好羨慕,心裏不知道自己報名應用技法是否真的是初生之犢不畏虎,像梁助教說的「好大膽」(閩南語)!
段外組參加的人好像變少了,幾個以前看過印象深刻的熟面孔都沒出現,花蓮到場這次都沒來,我們自己總部道館也是少了上次得第一名的王曉薇與張善倫,當然王峰正也沒來。倒是有幾隊五級的新面孔,有一組也是一直找不到敬禮的位置,大家都為他們著急,反而是王老師雖然一直罵有段者,對於新同學反而笑著鼓勵的說「最後找到位置了沒有呀?」
我拿下眼鏡上場,因為上次眼鏡打到飛掉,所以眼前霧茫茫一片,連Flora的臉都看不清楚,只盯著她的橘色帶子,兩個人互相小聲的提醒下一個技法順序,比賽的一分鐘比一世紀還長,終於結束了。短短一分鐘,本來冰冷的手竟然瞬間熱了起來,Flora說她也一樣,武術真是神奇,爆發力產生的氣血運行迅速真不容小瞰。沒忘記任何一個順序,但是技法有沒有錯,自己也不清楚。
接下來休息過後,先欣賞黑帶師兄演武與師範的表演,這次日本東京與大阪的七段師範也在一年後再次來台灣表演,我猜得沒錯,上次大阪師範摔麥根強,這次換摔柔道二段的蔡鐘麟,東京的師範還另外帶了自己的學生來(他的敬禮方式好帥),總部道館派了五段的師兄上場給他摔,不但摔到爬不起來,控制技法更是令人嘆為觀止,看了都覺得痛痛痛!!!路上隨便一個人被摔大概真的會扭傷骨折。
總部道館的師兄們還是都囊括了有段者的前幾名,第一次看到梁助教也上場,他與魏希勝配對,當然是第一名莫屬了。但是女生上段的好少喔。梁助教路過我們面前時,跟雲卿說她們那組做得很好,我們就猜得到她們會得到名次了。
不過在宣布段外組得獎名單與頒獎前,老二已經餓得快哭出來了,所以老公帶著老大出去買麵包,錯過了宣布得獎名次的時間。李明道與雲卿獲得應用技法A組第二名,應用技法B組第一名沒有意外的是陳亦寬與金長春,他們已經晉段了,段外組對他們來說該是輕而易舉。
但沒想到應用技法B組第二名王老師竟然報出了我和Flora的名字,我的天呀,第一個閃過腦筋的是:我們沒有超過時間喔?其他參賽者是誰?怎麼輪得到我們得獎呢?結果由大阪的師範頒獎給我們,手持蓮花的水晶獎座看起來真是優美極了,可惜老公錯過了為我們拍照留念的機會,只是我們也沒想到會得獎。老大說他錯過了看媽咪被頒獎的畫面,一副懊惱的樣子,我笑說將來一定還有機會的,媽咪可不要只得一次名次喔,將來還要更努力才行。
會後幫忙把會場收拾整齊,才去換好衣服離開,這次去比賽時幫了一些忙,比較有參與感,也才知道大家的辛苦。不過會場準備的葷食便當,連同Flora的份都成了老公的午餐,我們則到寬心園素食犒賞自己一頓「慶功宴」,心情真的是放鬆了,比賽真累,星期二上課時王老師一定會有個檢討會,然後希望能開始正常上課,平常心練習還是比較舒服。
合氣道還是要堅持下去吧!今天像是打了針強心針,不知道是否老師鼓勵的性質比較多,下次再繼續努力了。而且雲媖老師說下個月也要重新回來跟我們一起練習了,真好!
快九點老師說要集合時,我才趕快去換道服,回來時在門口李明道說王老師在找我,我趕快過去,原來是要我去幫忙計時,還好李明道說她計時較熟,所以我幫忙在台上記分平均,其實這份差事的壓力比上場比賽還要大,深怕出了差錯,時間又很緊湊,遇到超過一分鐘要扣分時,就要小心算得更仔細。
在台上看到有段者還會在最後敬禮時找不到位置,白白浪費十幾秒鐘,都忍不住為他們著急,嘴裡都嘟嚷著「趕快敬禮呀」,王老師則說「人家都叫你們趕快敬禮呀」,真搞不懂,應該很有比賽經驗才對呀,扣了0.5分就沒有得名的希望了,技法練得再好都沒用,非常可惜。
有段者這次破例是先比賽的,但我卻因為要計分,什麼都沒看到。比賽到一半時,老公帶著兩個孩子到會場來了,我因為在台上沒辦法去照顧他們,一直到有段者比賽完畢,換成梁助教上台接班,我才趕快去帶家人到位置上坐好,剛好也遇到雲媖老師,趕快把老師也帶過來一起坐。雲媖老師說她連三個基本技法都快忘光了,得趕快恢復練習才行,否則很難重頭開始。
中間休息時間只好自己比手畫腳的複習技法順序,因為忘了一個動作就會超過時間,但Flora與我報名的應用技法B組是最後比賽的,因此緊張的時間還更拉長,看到前面基本技法組可以慢慢的作,都好羨慕,心裏不知道自己報名應用技法是否真的是初生之犢不畏虎,像梁助教說的「好大膽」(閩南語)!
段外組參加的人好像變少了,幾個以前看過印象深刻的熟面孔都沒出現,花蓮到場這次都沒來,我們自己總部道館也是少了上次得第一名的王曉薇與張善倫,當然王峰正也沒來。倒是有幾隊五級的新面孔,有一組也是一直找不到敬禮的位置,大家都為他們著急,反而是王老師雖然一直罵有段者,對於新同學反而笑著鼓勵的說「最後找到位置了沒有呀?」
我拿下眼鏡上場,因為上次眼鏡打到飛掉,所以眼前霧茫茫一片,連Flora的臉都看不清楚,只盯著她的橘色帶子,兩個人互相小聲的提醒下一個技法順序,比賽的一分鐘比一世紀還長,終於結束了。短短一分鐘,本來冰冷的手竟然瞬間熱了起來,Flora說她也一樣,武術真是神奇,爆發力產生的氣血運行迅速真不容小瞰。沒忘記任何一個順序,但是技法有沒有錯,自己也不清楚。
接下來休息過後,先欣賞黑帶師兄演武與師範的表演,這次日本東京與大阪的七段師範也在一年後再次來台灣表演,我猜得沒錯,上次大阪師範摔麥根強,這次換摔柔道二段的蔡鐘麟,東京的師範還另外帶了自己的學生來(他的敬禮方式好帥),總部道館派了五段的師兄上場給他摔,不但摔到爬不起來,控制技法更是令人嘆為觀止,看了都覺得痛痛痛!!!路上隨便一個人被摔大概真的會扭傷骨折。
總部道館的師兄們還是都囊括了有段者的前幾名,第一次看到梁助教也上場,他與魏希勝配對,當然是第一名莫屬了。但是女生上段的好少喔。梁助教路過我們面前時,跟雲卿說她們那組做得很好,我們就猜得到她們會得到名次了。
不過在宣布段外組得獎名單與頒獎前,老二已經餓得快哭出來了,所以老公帶著老大出去買麵包,錯過了宣布得獎名次的時間。李明道與雲卿獲得應用技法A組第二名,應用技法B組第一名沒有意外的是陳亦寬與金長春,他們已經晉段了,段外組對他們來說該是輕而易舉。
但沒想到應用技法B組第二名王老師竟然報出了我和Flora的名字,我的天呀,第一個閃過腦筋的是:我們沒有超過時間喔?其他參賽者是誰?怎麼輪得到我們得獎呢?結果由大阪的師範頒獎給我們,手持蓮花的水晶獎座看起來真是優美極了,可惜老公錯過了為我們拍照留念的機會,只是我們也沒想到會得獎。老大說他錯過了看媽咪被頒獎的畫面,一副懊惱的樣子,我笑說將來一定還有機會的,媽咪可不要只得一次名次喔,將來還要更努力才行。
會後幫忙把會場收拾整齊,才去換好衣服離開,這次去比賽時幫了一些忙,比較有參與感,也才知道大家的辛苦。不過會場準備的葷食便當,連同Flora的份都成了老公的午餐,我們則到寬心園素食犒賞自己一頓「慶功宴」,心情真的是放鬆了,比賽真累,星期二上課時王老師一定會有個檢討會,然後希望能開始正常上課,平常心練習還是比較舒服。
合氣道還是要堅持下去吧!今天像是打了針強心針,不知道是否老師鼓勵的性質比較多,下次再繼續努力了。而且雲媖老師說下個月也要重新回來跟我們一起練習了,真好!
Saturday, November 11, 2006
166難得熱鬧
比賽前最後的練習機會,所以大家都來了,段外同學來了14個,包括台大的四個同學,其中有很久不見的林奕傑,原來已經是副社長了。有段者來了6個,今天有20個人,真是難得熱鬧。
熱身後老師沒摔人,斜打四方摔開始,我跟王曉薇,斜打入身摔跟Flora,斜打一校跟許久不見的蔡錦得。
正坐時老師問孫宗仰教室有什麼不一樣?原來是昨天有90公斤的學長把旁邊的地板踩破得更大洞了,老師沒說是誰,但很生氣的說平時她只走榻榻米,就不知道為什麼同學要故意走到木板上去,好像有叫同學賠的樣子。
然後開始罵沒比賽的同學,不參加比賽、也不去看、也不練習,那到底要做什麼?老師看來脾氣不太好。然後就自己配對練習比賽,我們也自己量時間。
梁助教又重新糾正了我的斜打入身摔,內腳要走到對方內腳旁,腳才不會打架,另外斜打四方摔也被糾正,直接轉身手往上,理論都知道,如果要照著作,每個動作可能就要30秒,所以一練快就又亂七八糟。
第一次量時間1分7秒,第二次1分2秒,第三次終於剛好一分鐘,應用技法真是整死人了,金長春說我倒法不要屈膝,直腳直接起來,說得容易,體力實在不夠,練比賽真是累極了,還是趕快結束比賽才能恢復正常上課。
金長春說很多人用嘴巴練習比賽,嘴巴練得上段了,哈哈。
熱身後老師沒摔人,斜打四方摔開始,我跟王曉薇,斜打入身摔跟Flora,斜打一校跟許久不見的蔡錦得。
正坐時老師問孫宗仰教室有什麼不一樣?原來是昨天有90公斤的學長把旁邊的地板踩破得更大洞了,老師沒說是誰,但很生氣的說平時她只走榻榻米,就不知道為什麼同學要故意走到木板上去,好像有叫同學賠的樣子。
然後開始罵沒比賽的同學,不參加比賽、也不去看、也不練習,那到底要做什麼?老師看來脾氣不太好。然後就自己配對練習比賽,我們也自己量時間。
梁助教又重新糾正了我的斜打入身摔,內腳要走到對方內腳旁,腳才不會打架,另外斜打四方摔也被糾正,直接轉身手往上,理論都知道,如果要照著作,每個動作可能就要30秒,所以一練快就又亂七八糟。
第一次量時間1分7秒,第二次1分2秒,第三次終於剛好一分鐘,應用技法真是整死人了,金長春說我倒法不要屈膝,直腳直接起來,說得容易,體力實在不夠,練比賽真是累極了,還是趕快結束比賽才能恢復正常上課。
金長春說很多人用嘴巴練習比賽,嘴巴練得上段了,哈哈。
Thursday, November 09, 2006
165反省
比賽快到了,沒想到緊張到昨晚還夢到在練習技法,到教室的路上一直在背運步,到了教室趕快找了雲卿先走幾次幫助記憶,因為王老師今天一定會看。
今天到了七個同學,多了李明道與王曉薇,和三位黑帶師兄,包括魏希聖。熱身老師只摔了魏希聖。我們從單手抓四方摔開始、正面打入身摔、正面打一校、正面打迴轉摔都換了二次對手,這次我多找黑帶師兄,尤其是魏希聖,我請他當我一校的對手,梁助教則當我單手抓四方摔與正面打迴轉摔的對手。
Flora與雲卿被盯上出去作正面打迴轉摔,除了梁助教、魏希聖與我,老師問了每個人她們技法的問題,我因為同樣是四級,所以老師才沒問我。其實差不多的問題,入身不夠、運步不穩之類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不標準,但王老師要求迴轉摔一定要壓頭、不可以壓肩膀,這一點可不能再錯了。
練習比賽,李明道與雲卿第一次配,所以出列去表演時,當然卡得很厲害,尤其迴轉摔後兩人離得老遠,實在不像老手的運步,老師說要往前走、不要一直往後走,這個我上次看過比賽時也知道,否則氣勢就少了一半。
Flora與我實際練了二次,用手勢練了二次,所以上場時沒忘記技法順序,老師說我們都背熟了,下次要量時間,然後說我留的安全距離不夠,這樣既法會施展不開來,上次我們也是站得太近。但有時一校或迴轉摔我沒走進去,又被老師指正,距離總是拿捏得不好。
課後老師說每個人每天結束前都要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孫宗仰說沒空反省,陳宜正說有時有、有時沒有,都很誠實。老師說不能口出惡言或是有惡心,那即使是沒有做實際的壞事,也不是好人,要從心理不傷害別人。很難吧,要修練。
課後Flora說她有時都想放棄不練了,實在很辛苦,我自己每次穿上道服時也覺得好沉重,壓力很大,但如果沒有堅持,要練到黑帶可能這一生都沒有機會了,所以我還是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
今天到了七個同學,多了李明道與王曉薇,和三位黑帶師兄,包括魏希聖。熱身老師只摔了魏希聖。我們從單手抓四方摔開始、正面打入身摔、正面打一校、正面打迴轉摔都換了二次對手,這次我多找黑帶師兄,尤其是魏希聖,我請他當我一校的對手,梁助教則當我單手抓四方摔與正面打迴轉摔的對手。
Flora與雲卿被盯上出去作正面打迴轉摔,除了梁助教、魏希聖與我,老師問了每個人她們技法的問題,我因為同樣是四級,所以老師才沒問我。其實差不多的問題,入身不夠、運步不穩之類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不標準,但王老師要求迴轉摔一定要壓頭、不可以壓肩膀,這一點可不能再錯了。
練習比賽,李明道與雲卿第一次配,所以出列去表演時,當然卡得很厲害,尤其迴轉摔後兩人離得老遠,實在不像老手的運步,老師說要往前走、不要一直往後走,這個我上次看過比賽時也知道,否則氣勢就少了一半。
Flora與我實際練了二次,用手勢練了二次,所以上場時沒忘記技法順序,老師說我們都背熟了,下次要量時間,然後說我留的安全距離不夠,這樣既法會施展不開來,上次我們也是站得太近。但有時一校或迴轉摔我沒走進去,又被老師指正,距離總是拿捏得不好。
課後老師說每個人每天結束前都要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孫宗仰說沒空反省,陳宜正說有時有、有時沒有,都很誠實。老師說不能口出惡言或是有惡心,那即使是沒有做實際的壞事,也不是好人,要從心理不傷害別人。很難吧,要修練。
課後Flora說她有時都想放棄不練了,實在很辛苦,我自己每次穿上道服時也覺得好沉重,壓力很大,但如果沒有堅持,要練到黑帶可能這一生都沒有機會了,所以我還是無論如何都要堅持下去。
Tuesday, November 07, 2006
164身體記不得
今天只來五個同學,由於該晉段的同學都從11月起去一三五早班了,所以剩的人越來越少。
熱身時黃包車竟然只拉了一個人,老師以為我們拉那麼快喔?結果另一個人就沒練。從單手抓四方摔開始,我的對手是Flora,老師點名梁助教去摔;正面打入身摔,我的對手是孫宗仰,被點去摔的是陳宜正;然後正面打一校,我的對手是張善倫,他的迴轉力蠻強的,會有點擔心受傷,這時摔最早到的孫宗仰;正面打迴轉摔,我的對手還是Flora,這時摔最第二早到的張善倫,我心想該不會真的又到我吧,難道老師今天每個人都要摔一次?果然下一個摔最第三早到的,本來是陳宜正,結果因為他被摔過了,真的輪到我,已經練了一堆技法,摔到快爬不起來,還被老師說我沒反抓到她的手腕,我真的抓到只有2次,還不很牢哩,不敢數被摔了幾次,老師說22次,說這樣四級還算過關,但以後要更好。問我有沒有問題?我說比賽的技法排得不好,時間都超過,老師說等一下幫我們看。回去繼續練習肩抓二校,被摔的是Flora,我的對手是雲卿,唯一沒摔到的也是她,因為她最晚到。
王老師說她從馬來西亞回國,主要是去辦理明年要在台灣舉行第五屆亞洲盃合氣道錦標賽(我的天,又多一個比賽,看來明年會有四個),她問我她忙不忙?當然啦,但同學出席率低,老師大概也不高興,所以說她會把我們這一群送到有段班後,就要把二四六早班關掉,聽了實在覺得很可惜,因為像王老師這樣的師資真是找不到了,但也許習武真的很苦,合氣道又不是像跆拳道或是空手道那麼普及,學的人真的很少,我自己都覺得快撐不下去,老公說我每天早上要上合氣道前都是苦瓜臉。
每個人都被問中正盃會不會帶家人與朋友去,沒有的會被罵翻了,好可怕~ 老師還問梁助教參加全民運動會的感言,他說大家的技法都是表面看來還可以,細看基礎都不好。
然後練習比賽,雲卿的對手李明道沒來,所以其實只有我跟Flora一組,技法排序都忘了,本來要對一下,王老師又說不可以,只好照著練,結果被老師說我們很沒元氣!然後老師把Flora當對手排了一次,本來有排四校,但我不會作,所以排了斜打一校、斜打入身摔、斜打四方摔、正面打三校、正面打迴轉摔,看老師練得好順,自己作起來坑坑疤疤的,老師說下次再排 Flora的部份,下課前還問了我一次記不記得順序,還好沒忘記,老師還稱讚了一下說教了一次就記得,唉,嘴巴記得沒用呀,身體記不得~
熱身時黃包車竟然只拉了一個人,老師以為我們拉那麼快喔?結果另一個人就沒練。從單手抓四方摔開始,我的對手是Flora,老師點名梁助教去摔;正面打入身摔,我的對手是孫宗仰,被點去摔的是陳宜正;然後正面打一校,我的對手是張善倫,他的迴轉力蠻強的,會有點擔心受傷,這時摔最早到的孫宗仰;正面打迴轉摔,我的對手還是Flora,這時摔最第二早到的張善倫,我心想該不會真的又到我吧,難道老師今天每個人都要摔一次?果然下一個摔最第三早到的,本來是陳宜正,結果因為他被摔過了,真的輪到我,已經練了一堆技法,摔到快爬不起來,還被老師說我沒反抓到她的手腕,我真的抓到只有2次,還不很牢哩,不敢數被摔了幾次,老師說22次,說這樣四級還算過關,但以後要更好。問我有沒有問題?我說比賽的技法排得不好,時間都超過,老師說等一下幫我們看。回去繼續練習肩抓二校,被摔的是Flora,我的對手是雲卿,唯一沒摔到的也是她,因為她最晚到。
王老師說她從馬來西亞回國,主要是去辦理明年要在台灣舉行第五屆亞洲盃合氣道錦標賽(我的天,又多一個比賽,看來明年會有四個),她問我她忙不忙?當然啦,但同學出席率低,老師大概也不高興,所以說她會把我們這一群送到有段班後,就要把二四六早班關掉,聽了實在覺得很可惜,因為像王老師這樣的師資真是找不到了,但也許習武真的很苦,合氣道又不是像跆拳道或是空手道那麼普及,學的人真的很少,我自己都覺得快撐不下去,老公說我每天早上要上合氣道前都是苦瓜臉。
每個人都被問中正盃會不會帶家人與朋友去,沒有的會被罵翻了,好可怕~ 老師還問梁助教參加全民運動會的感言,他說大家的技法都是表面看來還可以,細看基礎都不好。
然後練習比賽,雲卿的對手李明道沒來,所以其實只有我跟Flora一組,技法排序都忘了,本來要對一下,王老師又說不可以,只好照著練,結果被老師說我們很沒元氣!然後老師把Flora當對手排了一次,本來有排四校,但我不會作,所以排了斜打一校、斜打入身摔、斜打四方摔、正面打三校、正面打迴轉摔,看老師練得好順,自己作起來坑坑疤疤的,老師說下次再排 Flora的部份,下課前還問了我一次記不記得順序,還好沒忘記,老師還稱讚了一下說教了一次就記得,唉,嘴巴記得沒用呀,身體記不得~
Saturday, November 04, 2006
163白費力氣
王老師出國了,梁助教代課,以前就有經驗,可不會比老師在時輕鬆。一級的同學都來了,所以今天有11個同學。
熱身後還練了前滾翻與後滾翻,很久沒有這樣一直翻了,頭還有點暈。然後是三個基本技法的示範,梁助教說基礎最重要,但全民運動會上一看就知道,大家連基礎都還作不好。所以從單手抓轉身法開始,入身一定要夠,手與身體不能分開,我和陳亦寬練習,他就是那種不隨便讓人轉得動的。
接著是單手抓四方摔,被抓時要直接往上,拉下來時要直接往下,自己才不會被對手拉著往前衝,控制的三角姿勢要擺好,所以是背對對手,我的對手是Flora。
正面打入身摔,重要的是切下時的方向要踩到對方的後方,我跟孫宗仰練,又被糾正一次,好像有點懂了。
正面打一校,助教強調不可以用抓的,兩隻手都一樣,養成壞習慣的話,遇到對方比較強,就會完全抓不住。我的對手是雲卿。
接著練習比賽,Flora和我第一個五校就被糾正,說我們練成一校(我真的以為是一校),原來完全不一樣,擋住的手要在面前、不可以太高,手直接抓,而且是有點像後方一樣畫圓。
當助教知道Flora與我選應用技法時,還用閩南語說「妳們好大膽」,我的天ㄚ,不知道現在可不可以換組?陳亦寬和金長春出去示範了他們的技法,我們實在不用白費力氣了。
後來Flora跟我下課後商量,可能把五個技法改為三個,其中兩個作後方與前方,這樣就簡單多了,當成基本技法好好的練習,下次就這樣練習吧,否則時間已經快來不及了。
熱身後還練了前滾翻與後滾翻,很久沒有這樣一直翻了,頭還有點暈。然後是三個基本技法的示範,梁助教說基礎最重要,但全民運動會上一看就知道,大家連基礎都還作不好。所以從單手抓轉身法開始,入身一定要夠,手與身體不能分開,我和陳亦寬練習,他就是那種不隨便讓人轉得動的。
接著是單手抓四方摔,被抓時要直接往上,拉下來時要直接往下,自己才不會被對手拉著往前衝,控制的三角姿勢要擺好,所以是背對對手,我的對手是Flora。
正面打入身摔,重要的是切下時的方向要踩到對方的後方,我跟孫宗仰練,又被糾正一次,好像有點懂了。
正面打一校,助教強調不可以用抓的,兩隻手都一樣,養成壞習慣的話,遇到對方比較強,就會完全抓不住。我的對手是雲卿。
接著練習比賽,Flora和我第一個五校就被糾正,說我們練成一校(我真的以為是一校),原來完全不一樣,擋住的手要在面前、不可以太高,手直接抓,而且是有點像後方一樣畫圓。
當助教知道Flora與我選應用技法時,還用閩南語說「妳們好大膽」,我的天ㄚ,不知道現在可不可以換組?陳亦寬和金長春出去示範了他們的技法,我們實在不用白費力氣了。
後來Flora跟我下課後商量,可能把五個技法改為三個,其中兩個作後方與前方,這樣就簡單多了,當成基本技法好好的練習,下次就這樣練習吧,否則時間已經快來不及了。
Thursday, November 02, 2006
162一落千丈
上課前心裡有點忐忑,擔心老師會問星期二那天練習了什麼?沒想到只問了孫宗仰是不是班長?結果是張善倫,老師也沒問其它人有沒有來,鬆了一口氣。
倒是熱身時老師突然說她覺得每個人都長得越來越像了,還問我為什麼,我答說因為我們都很認真練習,還給我答對了耶。
今天也是只有五個人,上課前李明道看到這麼少人,感嘆的說要練到黑帶真不容意,我說要練到三級都很難呢,因為幾乎要會十個基本技法,難度真的很高。
老師今天依序摔人,我是第三個到的,心知逃不過,前面兩個技法節約點力氣,第一個是單手抓呼吸摔,對手是李明道,她說我下次該多去找黑帶的練習,進步才會快。第二個技法是單手抓四方摔,對手是否佳瑄。然後被老師摔,老師問我比賽練好了沒有?我說還沒辦法控制在30秒內,老師說不一定要兩個人平均分配,也可以一個人做多一些或全部,不過我想我還是維持現狀就好。回來後是正面打一校,對手是孫宗仰。
課前我問了陳怡正全民運動會比賽的結果,知道王老師得到是冠軍,梁助教第二名,李明道第四名,但老師都沒提她自己得獎的事情,只是稱讚了所有參加比賽的選手,包括沒有得獎的陳怡正,說他們都已經盡了全力,還提到梁助教南下時其實出了車禍,所以初賽時的表現失準,但複賽還是得到了第二名。我們的教室有台灣前二名的合氣道選手指導我們,真是福氣呀。
老師被記者訪問時,被問學了多久?答39年;問多久練一次?答每天練;記者又問每天練多久?答一小時或半天。但此時老師的脾氣已經來了,罵記者說「你需要知道得這麼仔細嗎?」王老師還是不改本色的。
由於李明道與邱姿皇師姐一組,她說自己好像拖累了整體表現,老師聞言大不以為然,還大罵了邱師姐,因為老師本來要摔她,她卻說怕同時參加兩組太累,老師氣得連她們的比賽都沒看。老師說能被老師摔是不能拒絕的福氣,就算剩最後一口氣也要撐下去。
老師這個周六又要出國不能來,但已經指派梁助教來,因此不會再發生沒有老師的狀況了。她最後說人最怕的就是驕傲與自大,那所有的表現就會開始一落千丈,失去了修道的精神。
倒是熱身時老師突然說她覺得每個人都長得越來越像了,還問我為什麼,我答說因為我們都很認真練習,還給我答對了耶。
今天也是只有五個人,上課前李明道看到這麼少人,感嘆的說要練到黑帶真不容意,我說要練到三級都很難呢,因為幾乎要會十個基本技法,難度真的很高。
老師今天依序摔人,我是第三個到的,心知逃不過,前面兩個技法節約點力氣,第一個是單手抓呼吸摔,對手是李明道,她說我下次該多去找黑帶的練習,進步才會快。第二個技法是單手抓四方摔,對手是否佳瑄。然後被老師摔,老師問我比賽練好了沒有?我說還沒辦法控制在30秒內,老師說不一定要兩個人平均分配,也可以一個人做多一些或全部,不過我想我還是維持現狀就好。回來後是正面打一校,對手是孫宗仰。
課前我問了陳怡正全民運動會比賽的結果,知道王老師得到是冠軍,梁助教第二名,李明道第四名,但老師都沒提她自己得獎的事情,只是稱讚了所有參加比賽的選手,包括沒有得獎的陳怡正,說他們都已經盡了全力,還提到梁助教南下時其實出了車禍,所以初賽時的表現失準,但複賽還是得到了第二名。我們的教室有台灣前二名的合氣道選手指導我們,真是福氣呀。
老師被記者訪問時,被問學了多久?答39年;問多久練一次?答每天練;記者又問每天練多久?答一小時或半天。但此時老師的脾氣已經來了,罵記者說「你需要知道得這麼仔細嗎?」王老師還是不改本色的。
由於李明道與邱姿皇師姐一組,她說自己好像拖累了整體表現,老師聞言大不以為然,還大罵了邱師姐,因為老師本來要摔她,她卻說怕同時參加兩組太累,老師氣得連她們的比賽都沒看。老師說能被老師摔是不能拒絕的福氣,就算剩最後一口氣也要撐下去。
老師這個周六又要出國不能來,但已經指派梁助教來,因此不會再發生沒有老師的狀況了。她最後說人最怕的就是驕傲與自大,那所有的表現就會開始一落千丈,失去了修道的精神。
Subscribe to:
Posts (Atom)